本报讯(记者 陈帆)攀枝花对外开放的优势何在?用什么去吸引战略投资者?城乡商贸物流工作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2月22日,市委书记刘成鸣就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商贸物流和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研究会,进一步理清相关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市领导赵辉、许健民、李仁杰出席会议。
在上午的调研中,刘成鸣与许健民、王海波、李仁杰一同详细了解了炳三区城市商业综合体、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榕树街旧城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实地察看弯腰树汽车城、西海岸农贸市场的经营情况,征求企业负责人和城乡居民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前往攀枝花检验检疫局和攀枝花海关,了解攀枝花进出口贸易情况。
刘成鸣指出,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商贸物流工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事关攀枝花改革发展全局,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现实要求。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攀枝花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商贸物流和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但也要充分认识到,攀枝花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三产服务业不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商贸物流业仍需提档升级,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够等矛盾。
刘成鸣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下大力气促进对外开放和商贸物流再上新台阶。市场经济就是开放经济,崇山峻岭的地形地貌不是放慢对外开放步伐的借口,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四川实施南向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建设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工程,研究制定加快对外开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把攀枝花的区位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保持开放的势头、敞开开放的胸怀、拿出开放的手段,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刘成鸣强调,要依托优势资源,积极招大引强。引进一批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引领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把攀枝花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通过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把攀枝花的区位优势转变为商贸物流业的凝聚力、辐射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具体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实现城市功能分区的要求,科学规划和集中布局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要建立动态项目库,把项目营销与投资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精准分析招商项目,为投资者提供关于项目的资源、市场、要素保障、产业配套、物流方案等信息,全面反映项目状况,为投资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对接成功率;要配套完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质客商来攀发展;要多方收集项目信息,学习外地经验,分析成败得失,提高招商引资工作针对性。
要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发展高地。引进一批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和一线名品名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生态、绿色、健康的产品,繁荣城乡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汽车交易中心等一批专业交易市场,汇聚商气、人气,打造辐射川滇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品牌;改造一批标准化农贸市场,实施提档升级,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城乡居民营造更加舒心的消费环境。
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进场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硬件方面,继续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强化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坚决破除阻碍和影响对外开放的各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制约因素,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跟踪推进机制,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为投资者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服务人员”的良好发展环境。
要建立和巩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面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资本密集地区,挑选一批有工作激情、有工作经验、能够吃苦的精干力量充实到招商引资队伍中,在招商一线接受实战锻炼;发扬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踏遍千山万水的“四千”精神,扎实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要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充分对外开放,关键在取得实效。要定责任、定时限,把相关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确保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大项目。
新闻推荐
虎年的冬季,一帮女友徒步机场路,当路过阿署达村边一大片荒地时,一丛丛小花却以它各种姿态似卷、似曲、似展、似舞、似抱地尽情绽放着,给这冬天带来另一番景色:独立寒冬,万物萧瑟,我自风流!我们不顾一切地...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