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斌文/图
近日,许多市民反映,炳草岗的一些地下人行通道里乱摆摊设点现象严重,不仅市民通行不方便,而且影响城市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整治。随后,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2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图书馆旁的地下人行通道,看见通道入口处有商贩在摆地摊,通道里一侧空地已被各种零售地摊占据,不少行人停在地摊旁挑选商品,与商贩讨价还价,过往的行人只能靠着通道的另一边通行。
随后,记者又来到竹湖园地下通道,通道的出入口同样也有各类地摊,行人只能在这些地摊中穿行;通道的两侧同样摆着不少摊位。商贩们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向其兜售商品。有的商贩甚至搭起了简易柜台,使原本宽敞的通道变得狭窄,行人只能从中间一米多宽的位置通过。记者在现场停留了十多分钟,遇到过往行人多的时候,行人还不时会撞到摊位、柜台。
“过往的人多,在这里摆摊卖玩具生意会好些。”一名姓罗的商贩对记者说,在这里卖东西不用交管理费。摆在市场卖要交几十元的管理费,卖一天东西下来,根本挣不了钱,有时还要倒贴钱。遇到城管来管的时候,只能搬到其他地方去卖。
“通道里摆摊设点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行人通行。”市民张小华说,地下通道原本是为了行人安全,能大量、快速、安全的通过公路,解决公路上行人车辆混行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可是现在这里却成了“临时市场”,整个通道环境变得脏乱差,影响城市环境。同时,由于大量行人都拥挤在通道里,如果出现突发事情,根本无法及时疏散,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市民李华告诉记者,攀枝花市应该像其他一些城市一样,划一块场地提供给流动商贩,让这些流动商贩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去经营,以减少乱摆摊设点现象。
“城管对地下通道乱摆摊设点的现象进行了多次整治,但是整治效果都不大。”东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流动商贩看到城管来,他们就走;城管一走,他们又回来摆摊。而这样的整治始终是治标不治本,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难题。近期城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城市的管理办法,协调相关部门采取疏、堵相结合试点,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规划一定的区域,建立临时交易点,规范商贩的经营行为,满足周围群众的基本购买需求。
新闻推荐
芸芸众生中有自己爱好的数不胜数。毋庸讳言,不少人的爱好却终难长久,被无情的岁月冲蚀得荡然无存。然而,在南山街道观景台社区却有这样一位自青年时期就爱好绘画并从未辍笔的老人。他就是四川省美术...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