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勇文/图
水库干涸、溪沟断流,田土无水灌溉、农作物欠收,人畜饮水困难……由于降雨量偏少,目前仁和区布德镇所辖的6个村40个村民小组4452户16241人和19336亩耕地正承受着“旱魔”的施虐。
70万立方米库容 仅蓄水300多立方米
2月7日9时许,记者从布德镇乘车前往布德村羊头田水库。在坑洼不平的村道上前行,记者看到,村道两旁田地里的豌豆苗、蔬菜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到处一片枯黄的景象。车子驶过村道,路上扬起一片灰尘。
羊头田水库中间最深处有一小片水洼,10多只鸭子在水里嬉戏。宽大的水库里到处是荒草,一位村民正在库里放牛。
“已经连续干了5年,水库哪里还有水嘛,只有沙子和草草!”家住羊头田水库附近的范厚强苦笑着说,“今年是最旱的一年。去年到现在雨少得可怜,水库没得水,苞谷、谷子抽穗的时候缺水,苞谷、谷子基本上都没得收成。”
今年61岁的范厚强是布德村干箐组村民,全家5口人,种有3亩田地。由于天干,2011年3亩田地种的苞谷只收了180多斤,水稻只收回80多斤。
“我们河坝旁边的还好些,山上的都开始跳水吃了。”村民王胜福告诉记者,由于干旱,他的儿子、儿媳与村里许多年轻人前几天一起到广东打工去了,现在村里田地到处荒着,让人看着十分心疼。
“库容为70万立方米的羊头田水库如今只有蓄水300多立方米。现在靠近河坝的河西、金龟塘村民小组还有生活水用,山上的小德坝、布德、小箐、干箐等村民小组的村民已经开始打井寻找生活水源。”布德村社区村委会主任武英华告诉记者,布德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380人,由于连续干旱,供应全村的羊头田水库基本干涸,村民现在不仅没有水种植农作物,而且还面临着吃水的困难。
地干缺水豆苗黄
扩容找水迫在眉睫
11时许,记者乘车来到布德镇新桥村。在凹凸不平的村组道上行走了1个多小时,然后爬了10多分钟的坡,来到了松坪村民小组村民魏安亮家。
魏安亮和妻子、女儿正在用手推车运送砖、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准备修建蓄水池。在魏安亮家院子内外,地上杂乱地摆放着从一口水井里伸出几根小水管。
“我准备修一个大的蓄水池,不然再过几个月就没水吃了。”魏安亮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就遭遇严重的干旱,5亩田地,种的苞谷只收了300多斤,小麦基本没有多少收成。这段时间天旱不下雨,溪沟断流,水库干涸,不仅地里没有水灌溉,连吃水都发生了困难。10天前,他花了3000多元钱,请人打了一口11米深的水井。
“我们这里的山高,这段时间还有一点地下水,等到3月份就没有了。”魏安亮露出忧虑的神色说,由于水井里的水用抽水机抽5分钟就没有了,要蓄一晚上,第二天才能再抽一次。为此,魏安亮买来建筑材料,准备建一口蓄水量达到30立方米的大蓄水池,把现在用不完的水蓄起来,等到井里抽不上水时再用。
“听说许多人因为天旱,出去打工去了,你们没打算出去打工?”记者问新桥村的村民王顺菊。
“唉,”王顺菊叹了一口气摇头说,“这里是我们的家,实在没办法再说啰。”
“沟里没得水了,地里的豌豆只好提前收了。”一位村民边用镰刀收割枯黄的豌豆苗边告诉记者,前几年风调雨顺时,地里绿油油的一片;现在全部晒黄了,让人看到心里直发慌。
“到处都闹水荒,这段时间为了抗旱找水源,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新桥村村主任杨清华告诉记者,新桥村有10个村民小组1300多户3960人,现在高峰、松坪、绍义、姜地、农田、岔庆等村民小组都面临着天旱无水,一些没有生活用水的村民已经开始用摩托车到有水的地方运水或者购买大桶的矿泉水用了。为了确保村民有水用,村里专门成立了抗旱领导小组,四处帮助缺水的村民寻找水源。
4582人面临饮水困难 政府引导抵御旱情
“预计到2012年6月份,布德镇共有33个村民小组675户4582人出现饮水困难。缺水特别严重的有巴关河社区小河沟、田房、回龙湾村民小组,新桥社区高峰、松坪、姜地、绍义村民小组,布德社区河西、干箐村民小组,中心社区中心组及猛粮坪村,涉及农户共515户2330人及2000余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干旱将导致大春作物种植时间普遍推迟,全镇有3950亩水田将缺水无法栽种。”
布德镇副镇长李昌云告诉记者,布德镇耕地面积19336亩,其中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056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280亩。辖区内共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9座,山坪塘20座,正常蓄水462万立方米,现蓄水159万立方米,蓄水量严重不足。
由于2011年降雨量偏少,不足400毫米,较正常年份减少二分之一左右,布德镇遭受了严重的干旱侵袭。统计数据显示,全镇40个村民小组受旱,小春农作物受旱达7410亩,其中,轻旱4120亩,重旱2480亩,绝收810亩。经济作物中,核桃轻旱5700亩,严重受旱5000亩,枯死700亩;芒果轻旱5000亩,严重受旱1500亩,枯死200亩;花椒轻旱500亩,严重受旱200亩,枯死200亩。全镇因干旱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205万元。
“针对当前持续的干旱情况,布德镇已经制定了应急方案,抗旱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布德镇镇长陈元才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镇里已经安排人员利用各类沟渠、山箐沟等水利设施进行蓄水保水,采取引水、调水、拦水、抽水、打井、运水等各项措施保障用水,建设清水闸、拦水坝、小水塘等设施进行蓄水;利用各村民组的固定提灌站、各种小微型抽水设备和移动提灌设备,把箐沟水、地下水和河沟里的水抽起来,集中到蓄水池、小水塘等水利蓄水工程中;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农业,后工业”的原则,抓好蓄水管理及用水调度,做到一库一方案;实行计划用水,统一栽种,统一放水,统一管理抵御干旱侵袭。同时将调配三辆运水车,从附近水厂运水到最缺水的村子,确保村民生活用水。
新闻推荐
张剡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攀枝花市构建本质安全型城市行动纲要(2012—2020)》 《攀枝花市保障性住房配建管理暂行办法》等
本报讯(记者陈旭耀)2月8日,市长张剡主持召开市政府2012年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攀枝花市构建本质安全型城市行动纲要(2012—2020)》《攀枝花市保障性住房配建管理暂行办法》等。会议指出,“十...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