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通过专家组初评
□本报记者 张通
12月9日,攀枝花市东区五道河社区居民王莉吃过晚饭,与家人一起沿着倮密公路的绿化景点散步。以往这条路被称为“扬尘路”,路面损毁严重,加上过往车辆抛洒和周边土场扬尘,居民们吃尽苦头。今年初,该市综合整治倮果至五道河片区环境,取得良好成效。“垃圾清除了,空气变好了,环境更美了。”王莉说。
今年,该市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五创联动”整体推进,提出用5年时间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近日,《攀枝花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在成都通过专家组初步评审,“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洁净”的幸福图景日渐清晰。
离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有多远?
今年3月,攀枝花市正式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目标,开展5年攻坚,有效破解环境约束压力,拓展发展空间。
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肖光辉坦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26项考核指标中,该市目前仅有13项达标,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差距不小。“攀枝花要迈过环境瓶颈约束这道坎,创建‘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洁净\’为标志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关键在于规划。”肖光辉介绍,该市环保部门委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进行《规划》编制,今年底上报环保部。
《规划》提出,通过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攻坚行动,全面改善和提升攀枝花市人居环境质量,确保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3项瓶颈指标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底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
5年攻坚实施6大工程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如何创建?根据时间表,整个创建工作分为3个阶段:2012年为筹备启动阶段,2013年至2016年底为全面攻坚阶段,2016年底至2018年底为技术核查和验收阶段。
根据《规划》,攀枝花市将利用5年时间,实施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的“蓝天”工程、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碧水”工程、以噪声控制为重点的“宁静”工程、以市区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工程、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提高”工程、以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企业”“生态村”为重点的“细胞”工程。
在战略重点上,《规划》提出,针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等指标达标,攀枝花还需重点突破。
目前,攀枝花环境治理工作正加紧实施,东区高粱坪至桐雅路环山公路已建成通车;西区引进微米级干雾抑尘、聚酯纤维材质挡风抑尘网2项扬尘污染治理技术在5家企业试点铺开;仁和区大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进展顺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通)12月20日上午,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小学,学生们高高兴兴地领到了免费卧具。“有了棉被,冬天就不冷了。”学生赵一涵说。当天,该市启动高寒山区学生温暖工程,共投入200万元购置1万套...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