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攀枝花筑牢“三道防线”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5-16 16:39   https://www.yybnet.net/

5月10日上午,攀枝花市中心广场,市减灾委携各成员单位在这里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短短一个小时,主办方准备的数千册防灾减灾知识手册被一抢而空。而急救技能的现场演示更是引来围观市民轮番上阵一试身手。

在全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覆盖攀枝花全域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主题宣传,重点均指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推广避灾自救技能。”

□本报记者 刘旭

第1道防线:电子眼守护家园

5月9日,攀枝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技术人员正紧张调试设备,“必须赶在主汛期到来前启用这套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攀枝花干湿两季分明,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的汛期,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0%左右。暴雨暴晒天气交替,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据统计,一般年份,攀枝花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为1-3亿元,灾害严重的年份如2008年高达39.03亿元。

2011年,攀枝花开始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这个平台由覆盖全市的水雨情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气象监测平台组成。监测预警平台设在各区县防汛指挥中心,所有数据资源共享。

目前,各县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本月下旬将全面启用。

第2道防线:应急体系撑起“保护伞”

5月8日,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记者查看了东区炳草岗街道办事处的应急物资储备,发电机、帐篷、水桶、口罩、药品等分门别类摆放在储藏室。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李嘉告诉记者,辖区的13个社区均有应急物资储备。

近年,攀枝花加速完善覆盖全域的防灾减灾应急反应体系,各级各部门、各大企业均建立应急反应机制,编制应急反应预案,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应急处置能力的全面提升。

2009年1月,攀枝花组建了由市公安消防支队和地震监测、工程结构、医疗急救和疾病防控专家共计96人组成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此基础上,攀枝花市应急救援支队2010年诞生,人数增加到240人,并组建了全省第二支重型搜救队。

近5年,攀枝花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面提速。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6个大中型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达41.2万平方米。

第3道防线:普及技能全民参与

5月10日,攀枝花在市中心广场举行的急救技能互动演练吸引了众多市民。记者现场调查,半数受访者对心肺复苏、止血绑扎等急救技术有一定了解。“多学点自救互救知识,既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够更多地帮助他人。”资深志愿者朱丕杰对记者说,只有掌握了防灾减灾技能,才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近年,攀枝花积极倡导市民投身防灾减灾“五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应对灾害的影视作品、开展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交流、组织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搞好一次防灾应急小型演习。截至目前,攀枝花已创建1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所省级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新闻推荐

攀枝花三年建成钒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民盟中央的建议,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部已委托省教育厅与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对接◎国家层面的钒钛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包括5大中心,年培养万名中、高职毕业生,职业培训2万人次□本报...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中考打破户籍限制2013-05-23 16:35
猜你喜欢:
评论:(攀枝花筑牢“三道防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