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把水提起来 太阳能造福迤沙拉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1-09 14:1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秦勇

【新闻闪回】

2013年7月29日,世界扬程最高的太阳能提灌站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正式投入使用。

迤沙拉村海拔1200多米,守着山脚下的金沙江却没水喝。

本报2013年8月4日头版《太阳能引江水到迤沙拉》一稿,对该提灌站投用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在10月9日8版《太阳光把金沙江的水提起来了》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

【事件再访】

设备损坏维修方案春节前出炉

1月6日,记者再次来到中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

走进村口,一条小水渠直接通入村人口文化广场的大水池。“现在有水了,大水池也蓄满了水,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村主任毛崇高满脸笑容地说。

太阳能提灌站给迤沙拉村民带来了转机。去年,平地镇将该村建太阳能提灌站的项目报给帮扶单位钢城集团。该集团投入310万元在金沙江边建设世界扬程最高的太阳能提灌站,彻底解“渴”迤沙拉。

就这样,6500米长的加厚镀锌、防水防锈管道从金沙江边“爬上来”,延伸到家家户户。

现在只要有阳光,提灌站就自动工作,每天送水进村大约300立方米,基本满足全村村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不过,最近太阳能提灌站每天只能抽2个小时的水,送进村里的水少了。“水泵坏了一台,施工队将在春节前把维修方案做出来,以便2月能恢复正常供水。”毛崇高说。

全市推广已有6个太阳能提灌站

现在有水了,村民们不再为干旱发愁,而是在议论着相同的话题:“如何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真正让迤沙拉‘滋润\’起来”。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浬濮彝族聚居村寨,迤沙拉被命名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村”,平时经常有游客来观光休闲,但因为缺水留不住游客。

据毛崇高介绍,村里将发展300亩左右的李子,供游客体验采摘,同时也在积极规划迤沙拉的旅游线路和景点打造。

政府已投入了千万元用于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村内核心区巷道、道路已经硬化,农户的内外墙、庭院等已改造完成。

据了解,目前攀枝花有6个固定式太阳能提灌站,今年将全面推广。其用途已涵盖农业灌溉、农村人饮、林业绿化等领域。去年,省财政厅还下拨攀枝花太阳能提灌站建设资金300万元,用于6个太阳能提灌站的太阳能板及支架、控制系统、泵房、水泵、输水管道建设,提高太阳能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记者手记

千百年来,迤沙拉人一直和干旱进行抗争,在迤沙拉这片“热”土上顽强地生活下来。

一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政府和企业的帮扶下,世界扬程最高的太阳能提灌站顺利投用,金沙江水通向了村里的家家户户,千年彝村因此解“渴”。

新闻推荐

攀枝花东区“退二进三”换来宜居宜业

40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全部搬迁到江北高粱坪园区,腾出来的流沙坡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本报记者秦勇这几天,攀枝花亿丰瑞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徐涛正为企业新项目建设和搬迁忙碌着。企业位于攀枝花...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网上可查裁判文书2014-02-13 13:56
猜你喜欢:
评论:(把水提起来 太阳能造福迤沙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