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兵
2月16日,周日,天气晴朗,记者来到位于炳三区的市工人文化宫。由于天气晴好,文化宫内各运动场馆里运动健身的人颇多。在羽毛球馆,“羽毛球迷”周凯华正在和同事挥拍对打,两人都出了一脑门的汗。看到记者来采访,周凯华告诉记者,这次是他和同事自费来场馆运动的。“虽然场地费也不算贵,还负担得起。但要是都像去年年底那样,免费开放就好喽!”周凯华打趣地说。
免费十天掀运动热潮
2013年12月20日,市工人文化宫宣布十日之内场馆对外免费开放。期间,市工人文化宫自营的篮球场、乒乓球场、台球场及网球场等场地每天9时至21时免费对公众开放,每天可同时接纳近千人。市民只需凭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在运动场值班室登记,即可免费领取活动券进场活动。
此外,市工人文化宫还向羽毛球馆、健身房购买了服务。1月20日至30日期间,每天每个活动项目将各提供30张免费票券。先到先得,市民凭当天活动票券可到羽毛球馆打羽毛球1小时或不限时参加健身活动。
免费开放十天,引发市民运动小热潮。
2013年12月21日,周六,上班族周凯华被同事电话叫醒,催促去市工人文化宫羽毛球馆打羽毛球。早上9点半,他一来到市工人文化宫运动场门口,就听到运动鞋与地板的摩擦声传来。幸好还有“地盘”,于是两人各自做完了热身,拉开架势大干一场。和周凯华一样,不少市民选择了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热门运动项目。
另一边的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也很热闹。很快,各个场馆规定范围内所能承受的人数满额。再来得晚的,只有坐在一旁替场内健将加油鼓劲,等着轮换上场。
周凯华的球龄和今年10岁女儿的年龄一样长。“有时候,一个信息就能在爱好羽毛球的朋友圈子里引发话题。”在他看来,这次运动场馆免费开放聚集了羽毛球爱好者,“我的打球预约已经排到四五天后了。”
2013年12月30日,周凯华和几位好友如约出现在市工人文化宫羽毛球馆。一上午,大家轮番比拼,并互祝新年快乐。
场馆运营新方式
2005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工人文化宫实施整体拆迁、异地重建。新工人文化宫位于炳三区,于2008年12月16日开工建设,2012年5月全部完工,10月11日投入使用。新落成的市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69.51亩。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配套有上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景观和室外活动场地,凸显了攀枝花山地建筑的景观特色,成为攀枝花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新建的市工人文化宫集求职招聘、培训中心、文娱、体育活动、露天剧场等功能于一体。
新工人文化宫场馆设施投用后,却在如何更好地推广群众文化体育运动时遇到了难题。此次运动场馆免费开放前,市工人文化宫曾组织过放映坝坝电影,但来看的人并不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坝坝电影的需求和热情不再那么强烈。
于是,市工人文化宫决定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广群众文化体育运动。按照规定,市工人文化宫自营的篮球场、网球场周一至周五只在一定时间段收费:篮球馆晚上20元/场地/小时;网球场下午20元/场地/小时,晚上30元/场地/小时。企业私营的羽毛球馆、健身房则全部收费。在免费的十天里,市工人文化宫自营的体育场馆全部免费,企业私营的羽毛球馆和健身房则由市工人文化宫购买服务,市民免费运动。
“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市工人文化宫主任邹渝说。免费十日里,据不完全统计,市工人文化宫共接待486名市民。
“简而言之就是你运动,我付钱,这样更能体现文化宫的公益性,更能适合人们的需求,也可以保证能惠及到更多民众。”邹渝说,“以后,市工人文化宫计划在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继续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出特定时段运动场免费开放活动,以此推广全民健身,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
新闻推荐
第十四届攀枝花市优秀企业家候选人经各有关企业申报,市级有关主管部门、市级有关行业协会和区县经济商务局推荐,并由市企联组织人员到相关企业实际考察并同候选人谈话,经市企联秘书长会议初评和...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