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百灵山风景独好 □何顺康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8-28 08:14   https://www.yybnet.net/

寻着花的芳香,走近百灵山,走近那远去的古道和神秘的古道人家,不仅为花沉醉,更为人感慨!

杜鹃花海

巍峨的百灵山,孕育了一片广袤的杜鹃花海,有高大的乔木状的,一树树,一棵棵,生长在柏树与不知名的树林中,努力地向上伸展着,仿佛生怕被高大的乔木遮挡住,似要与它们一比高低。碗大的花朵缀满枝条,或红、或白、或紫,在万绿丛中,争奇斗艳。

灌木状的,手指大的花朵一朵一朵地紧挨着,似一盆盆未经修剪过的鲜花盆景散落在山崖、草甸、溪边,一片片,一丛丛。微风吹拂,花儿迎风摇曳,好似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还有枯枝状的,一根根干枯的枝条,整齐地排列着,不让沧桑岁月抹去灿烂的痕迹。要不是偶尔还能看到几片绿叶,定以为这是片死海。听赶马的汉子说,这也是绿洲——杜鹃花海。它们绽放时,满山遍野全是花,可壮观了。但如果身处林中,你是看不到的,你必须得换个角度或努力站在比它高的地方才能看见。

不知何时,它们还会绽放,也不知我是不是那个有缘还能看见它们绽放,近距离欣赏它们的人。因为只有来到这才能真切地感觉到它们绽放的娇艳与不易,3000多米以上的海拔,时雨、时风、时冰雹,变幻无常的气候,一些花儿得积聚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能量才能有瞬间绽放的美丽。同样,想要品尝到它的美丽与芬芳也不容易,几十里的羊肠小道蜿蜒在崇山峻岭中,除了步行,代步工具只有马。上山的艰辛似乎与杜鹃花开的不易有共同之处,但不管怎样,只要努力,就能散发美的魅力。

百灵山的杜鹃花,没有辛勤园丁的小心呵护,随性而生,随心而长,随季绽放,点缀着这片绿色的海洋,也点缀着山里赶花、赏花、护花人的心房。

盐茶古道

常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此去百灵山才真切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百灵山的羊肠小道不仅难,也秀、也趣。

百灵山不通公路,行车至国胜乡民胜村大槽组,只有沿着那条无数采药人、牧民、马帮用脚踩出的曾连接盐边与盐源的盐茶古道进山。进山的路虽然艰难,却还是目前从盐边县境内上山最近也是最安全的通道之一。上山方式只有两种,要么步行、要么骑马,没有例外。

听说我们要进山,山下傈僳汉子组成的马帮早早地打扮好马儿,在山脚下候着。颜色各异的马,一律头戴红花或系红绳,脖子上系一圈的铃铛,风吹马动,叮叮当当的铃声响彻山涧,回荡在旷野,不禁让人心情豁然开朗。大家迫不及待地上马,让赶马的汉子带我们进山去找寻那曾幻想过无数次的怒放的花海。

沿着古道,缓慢上行,趟过小溪、走过蕨基坪、穿越原始丛林,那溪水,那茂密的蕨草和莽莽的丛林,宛如一幅天然合成的绿色画廊,把大家一身的疲劳掸拂得精光。下马来,掬一捧溪水,享一时清凉;扯一片树叶,吹一曲别人听不懂的妙音;打开镜头,框一片风景。因为心境的原因,而并没在意脚下的路有多难、多远。

到了累马槽、望乡岩,偶尔能见到几株杜鹃花以及牧民扎窝子(临时居住点)的草甸时,才感觉视野越来越开阔,风景越来越美,路却越行越险,人也越来越乏。

累马槽是上山的必经之路,林茂坡陡路窄,厚厚的落叶与枯枝盖住了铺满石子的小道,不时还有长满苔藓的大石头与枯枝突兀调皮地拦在小道上,看上去柔软的路面下是解冻了的泥土,行走在上面,人马不小心就会打滑摔跟斗。注意了脚下还得注意头上,不时会与任意舒展的树枝亲密碰撞。

望乡岩,一个富含亲情的名字,一道大山的脊梁,将盐源盐边隔开,马帮们行至此地,都要回头眺望一眼逐行逐远的家乡后再继续赶路。望乡岩倾注了赶马人浓浓的思乡情结,也因此而得名——望乡岩。偷描一眼崖边的万丈深渊,着实也让人胆颤心惊,望而却步。

幺店子,古道遗名,也是古道上一座天然的客栈,陡峭山坡上的一小块凹地,没有水源,也没有遮风避雨的屏障,怎么会得幺店子的名号呢?真是令人费解。也好,让我们这些匆匆过客自己去思、自己去想。无论答案怎样,这里有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不论看眼前还是远眺都是一处绝佳观景点。难怪,以前马帮到此怎么也得住一宿,今天的赶花人上百灵山怎么也要到此一游。

古道上一道长长的山梁,有人说它叫长梁子,因为它好长好长,看不到尽头。有人说它叫菩萨山,因为它是百灵山的化身,非常灵验。如果你虔诚对着它许愿,心动付诸行动,愿望一定会实现。还有人说它叫鸡公山,不是因为形似,不是因为神似,是因为好多人走到这儿时,由衷地说:“鸡公山哟!怎么还走不到哦!”

古道还在延伸,连接着山里山外,也延续着过去与未来,而我们却到了此行目的地——水草坝。

古道人家

此行百灵山,我们不仅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也真切感受到了傈僳同胞的热情、真诚以及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别的生活方式。

刚进山时,遇着坦途、沟壑,我们还跳下马背走几步,让马轻松轻松,可到后来,不论爬坡上坎儿,都粘在马背上,不到休息的地儿绝不肯下马来。

赶马的傈僳汉子一路步行为我们牵马,一边为我们详解沿途风情,一边还要随时提醒我们注意事项。到了累马槽,赶马人小心地牵着马,并嘱咐我们身体前倾不要乱动。到了最难走的那段路时,赶马人从随身背的拉帕里,取出茶和米,虔诚地洒向林中。我问他这是不是祈求山神,让其险峰变坦途,好让我们行走。他说,这是我们祖辈与山神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祖辈还可用语言与神灵交流,我们这代人不行了,只知照做,不知怎么念叨了,好在神灵念祖辈的情,懂我们的心。也许真有用,原本在马背上提心吊胆的我们逐渐平静下来,顺利走出累马槽。快翻垭口(山梁)时,他又从地上拾起一根枯枝,让我拿在手里,等路过喇嘛堆时扔在那上面,说这样做了行再远的路也不会觉着累。不知有多少人信,但大多数人这样做了,山梁上用树枝堆成的硕大的喇嘛堆足以证明。

行至营地水草坝已是下午五点过,跟我们一道出发却早已先到的傈僳族大姐已生起灶火,烧水杀鸡,准备晚餐。我们却迫不及待搜寻可以闭目养神、会晤周公的木棚与枕头。

饭菜的香味将我们从梦中唤醒,走出木棚,夕阳早已西下,晚霞的余辉笼罩着我们营地上空。几步跑进冒着炊烟,散发阵阵香味的饭棚,大祭特祭早已唱起空城计的五脏庙。等到我们吃饱喝足,听煮饭大姐一声吆喝!才见送我们上山的傈僳汉子们从林中走出来,林中不时传出的叮叮当当的铜铃声。仔细打量营地,发现除了我们宿营的木棚、饭棚,还有一个稍小一点的棚子。我问大姐,赶马的汉子们是不是住那棚?大姐说,那屋放着你们上山坐的马鞍及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可以住人,但他们不会到屋子里住。他们喜欢睡在林子中,一边遛马,一边休息。我说,刚才还又下雨又下冰雹的,他们不怕雨淋,不怕虫子咬吗?大姐说你放心,他们可会找地方了,生一小堆火,虫子、野物不会近他们身,雨也绝淋不坏他们。他们中有一个,有一年在山上睡觉时恰逢下雪,伙伴们发现他时,见尺多厚的雪已经把他掩埋,都以为他被冻死了时,他却酣畅地打个哈欠站起来,跟个没事人一样。

傈僳同胞生存能力较强,困难时期,背一个油茶罐,怀揣几颗苞米粒,就能在大山中生存十天半月,挖草药、猎山鼠、抓野鸡是他们的强项。

这就是百灵山,一个说不完奇闻,道不尽轶事,看不够美景的地方。

新闻推荐

盐边县彻查各煤矿安全生产

本报讯(汪金友报道)从9月4日起,盐边县组成27个检查组,深入全县各煤矿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连日来,该县...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灵山风景独好 □何顺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