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大田镇的石榴经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9-20 08:0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南桢文/图

9月17日,大田镇班庄村和片那立村的村民们在忙着采摘、出售石榴。

石榴种植是该镇的特色产业,从1992年开始,经过20年发展,全镇石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万亩,今年预计产量将达830万公斤。依靠石榴产业的优势,大田镇正在打造两个旅游新村,延伸石榴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一月销售石榴700多万公斤

横穿大田镇的攀田高速路出口一侧,销售石榴的摊位吸引了不少途经此地的客人。

“你尝一下,我这石榴不仅甜,而且籽软。”在此摆摊的班庄村村民唐亚君看到有客光临,热情地剥开一个石榴递了上去。

“才10多天时间,家里1亩多石榴就卖了2万多元。下午我还要给盐边县一家单位装120件。照今年这样子,4亩石榴收入5万元应该不成问题。”62岁的唐亚君笑得合不拢嘴。

在大田镇政府的公路边,一长溜收购石榴的外地车辆正忙着装车。等待客商收购石榴的银鹿村村民李敏华说,为省事,他家1亩多石榴是包园卖的,1.3元一斤,大概能卖1.3万元。

“从8月20日大田石榴上市以来,供销两旺,目前全镇只有100多万公斤待售。”大田镇副镇长张开文告诉记者。

依托新村建设打响品牌

2009年,片那立村党支部书记王连会发起成立了市鹏达水果专业合作社,对全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200多户村民实行统一种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农用物资。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载体作用,提高石榴生产的科技含量,拓宽销售渠道。2011年,片那立村石榴种植面积达到1650亩,产量280万公斤,石榴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当年人均纯收入达8670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石榴已成为大田镇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的机遇,先后建成了1000亩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50亩“攀西大田石榴”母本示范园和250亩优质石榴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镇石榴产业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只卖石榴还不能让村民更加富裕,要用现有的石榴产业谋划更深远的发展。”大田镇副镇长代天仁说,2012年,该镇片那立村和班庄村被纳入仁和区重点打造的旅游新村,目前,这两个村的新村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王连会说,借新村建设带来的机遇,他们正积极改善村道、引水沟渠等基础设施,准备在石榴园中发展石榴壮鸡,开办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开辟乡村游黄金线路。

如今,大田镇正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石榴为主导的休闲观光石榴采摘园、石榴观光垂钓和石榴观光休闲农庄,打造“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天享受田园风光”的集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田石榴品牌。

新闻推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建设启动

本报讯(记者杨和平)9月24日,记者从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获悉,攀枝花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建设工作现已全面启动。今年全市将投入1066万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务...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田镇的石榴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