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吟一篇大笮赋 唱一曲大风歌 ——记在文化浸润下多元化发展的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10-11 08:0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荟琳 江潇文/图

“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和窗口,而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加离不开文化这个灵魂。”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2003年,罗顺军毅然决定放弃原有的“瑞鑫”——一个已经被他打造成为攀枝花盐边特色餐饮代表的品牌,成立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开始了他的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之路。

从成功开发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到成功融合、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老品牌的退出成就了新品牌的辉煌。如今的大笮风不仅成为盐边特色菜系的一个代名词,更是攀枝花向外展现大笮文化的窗口。

百灵山下的成语新解

9月27日,攀枝花本土白酒产品中迎来了一位新成员——“花城荣耀”。由于其酿酒用水来自盐边县国胜乡百灵山系中的天然优质泉水,加之特殊的酿制工艺,该酒在前期推广时就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花城荣耀”酒的诞生只是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品的一个缩影。在远离市区的盐边县国胜乡百灵山下,大笮风用自己的经历为“靠山吃山”注入了新的含义。

“咱们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每每介绍大笮文化的历史时,沙玛阿妞总会以这句话开头。如果你去过位于国胜乡的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的基地,你就会明白沙玛阿妞所言非虚。

盐边县国胜乡境内山多,丰富的气候层带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县动植物种类繁多,特色农业资源丰富,这里的人也特别讲究饮食。

1997年,盐边县县城搬迁,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的创始人罗顺军兄妹几人一起在盐边新县城开了一家主营盐边菜的餐馆——瑞鑫酒家。随着餐饮规模的逐渐扩大,罗顺军陷入了沉思。“是继续做餐饮,还是多元化发展?”几经考虑,兄妹几人最终选择了后者,投资新建了大笮风基地,并成立了特色农业开发公司,发动农户从事特色养殖种植业,为餐饮提供原生态、富有盐边风味的原材料。

正是由于当初将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瑞鑫”华丽转身,成为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除了拥有特色餐饮店外,还有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油底肉、坨坨肉、核桃油等特色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后成为攀枝花的土特产。

一、三产业相互融合,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当地的农业形态。得益于大自然的偏爱,盐边县国胜乡的山茶品质出众。在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茶树的传统,但管理粗放,制作工艺简陋,茶业品质不高,大多为自用或赠送亲友。为了带动当地人致富,上世纪90年代,市、县两级政府开始建设无公害茶园,免费为茶农提供茶苗和茶种,建设万亩茶山,并成立了盐边县百灵山茶业公司。可由于公司经营规模、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原因,公司效益并不好。  2005年,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收购了百灵山茶业公司,并邀请省内外专家共同参与茶业生产基地建设,高海拔、全封闭、超洁净的自然生态环境,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现代茶叶的制作工艺,使传统笮山茶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茶”认证,并成为攀枝花本土名茶以及文化形象代表之一,迈入中国高档茶叶的行列。

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公司与当地农户建起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农户及基地1.2万多亩茶叶进行管理,并定期请专家对茶农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对茶叶采摘及质量把关。茶叶采摘后,公司以市场价收购农户的茶叶。如今,仅是卖鲜叶,当地茶农每年可增收400~500万元。这种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让大笮风尝到了甜头,更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展。

舌尖上的大笮文化

“我品的不是美食,我品的是文化!”10月3日,在大笮风食府一包间内,来自重庆的游客边先生如是说。

边先生不知道,他当天所坐的这个包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每天上午,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女孩都会在这个包间内练歌,她们不是专业的歌手,而是大笮风食府的普通员工。“咱们盐边女孩个个能歌善舞,我们将通过歌声向食客展示我们的文化。”9月26日10时,正在练歌的彝族姑娘沙玛阿妞说。

盐边县历史悠久,据考证,在铁器还没有成为主要的金属用品前,生活在笮山若水的盐边人就学会用竹编桥,称为“笮桥”,善于编造笮桥的人称为“笮人”,历史上盐边曾被汉武帝设为大笮县,大笮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和谐聚居的地方,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古时非常繁荣。大笮人民乐山乐水,能歌善舞,崇尚“原始”、“原性”、“原生”的“三原”之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独具特色的“大笮文化”。

大笮风的创始人罗顺军兄妹都是土生土长的盐边苗族人,是“笮人”的后代。为了发扬盐边饮食文化,罗顺军一边开发研究新的大笮菜品,一边邀请相关学者探索了解大笮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并共同大力推介、宣传大笮文化。

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出于“笮人”的使命,2003年,罗顺军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放弃打造了近7年的“瑞鑫”品牌,将公司更名为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将企业的发展与大笮文化的推广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从此,大笮风的特色餐饮、有机茶、马锅头等成为了人们了解“大笮文化”的一个窗口。

“无论公司的基地选址、装饰装修、产品开发,我们都融入了文化的元素。”大笮风文化顾问周强国告诉记者,为了保持“笮人”的“三原”之风,公司选择到远离城市的深山中建设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也选择在文化包容性较强的成都打造首家“旗舰店”,并聘请了对大笮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培训装修设计等人员,以更好地保持其“大笮”风格;新产品——“花城荣耀”的包装也内藏玄机,1936、1965、1987三种包装,分别代表发现攀枝花、攀枝花建市、正式更名为攀枝花的年份,“我们希望客人能边品大笮美食,边品攀枝花文化。”沙玛阿妞告诉记者,她们除了练歌,还要对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唱出攀枝花的味道。

在文化的浸润下,大笮风这一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在赢得本地市场的同时,也成为了攀枝花市展示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

新闻推荐

打造推动发展的强力“引擎” ——盐边县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综述

□特约通讯员彭雪梅县乡集中换届结束后,盐边县以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调查研究年”“效能建设年”“项目推动年”活动为抓手,突出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攻坚战,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送医下乡进盐边2012-10-15 08:01
评论:(吟一篇大笮赋 唱一曲大风歌 ——记在文化浸润下多元化发展的大笮风实业集团公司)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