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24日、25日深圳连续两天发生地面塌陷,造成5人受伤。这已经不是深圳第一次出现类似事故,据统计,2013年深圳发生了10次较大地陷,导致多人伤亡。踏实的马路竟然会成为夺命“虎口”,这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24日凌晨,深圳北环大道辅道铜鼓路口地面突发塌陷,出现一个面积约10平方米、深约4米的深坑,导致一辆载着4人的出租车左前轮断裂,轮胎飞了出去,车上司机与乘客被送往医院。在事故现场,出事的出租车前轴断裂,左后轮则已经离车十多米远。经检查,司机左脚脚踝骨折,4名乘客无大碍已出院。
据司机温师傅回忆,事发时他从深圳宝安西乡载客去西丽,车上有4名乘客,途经当地时,突见路面上有一个大坑。见此状况,温师傅赶紧打死方向盘,车辆随即失去控制。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汽车的安全气囊弹开,左脚无法动弹,而车上4名乘客都有不同程度的擦伤。
无独有偶。25日,深圳市罗湖区松园路家乐福路段东西双方向中间位置,出现一个由于地陷导致的坑,长2米、宽1米、深1米,施工人员正在抢修,幸好暂时没有人员伤亡,深圳官方微博提醒行经此地的市民注意安全。
地陷导致的“走路死”引发了网友的持续吐槽。新浪微博为此专门开辟了“深圳地陷”的微话题,跟帖超过14万条。大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对于“行走安全”的担心、为何事故频发却又得不到有效治理、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等方面。有网友说:“深圳地陷已经导致6死7伤,这年头不敢搭电梯,还可以爬楼梯,而不敢走马路,我要怎么办?”还有网友说:“世上最安心的是脚踏实地,为何在深圳打拼还要提防脚下道路的安危?”
据记者调查了解,除了地处南方雨水较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因素,深圳频发地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下管网老化,得不到及时整修。深圳土地面积小、人口集中,地下管网密集,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管网是“带病上岗”。
其次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个别人责任心缺失。此类事故牵涉到国土、规划、交通、建设、水务、街道等多个部门,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以自己不分管为由推诿;甚至还有人认为,地面塌陷是天灾所致,不用过分紧张。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深圳水务集团调查发现,造成多起地陷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使用劣质管材。
新闻推荐
费利佩国王和王后准备阅兵新华社照片老国王胡安·卡洛斯和儿子拥抱新华社照片西班牙王储费利佩19日零时继承王位,成为新国王费利佩六世,定于当天晚些时...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