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青
11月25日,泾川县红河乡柳王村蔬菜产业园区里一派繁忙,菜农们正在地里收割白菜和卷心菜,村部前停放着一辆大卡车,两三轮车的蔬菜过秤后,菜农们开始忙着往大卡车上装菜,个个脸上是喜悦之色……
王立邦的菜地就在村部旁边,他把三轮车上的菜装完后,又开车到地里继续去拉,村里的三个“菜搭档”也过来帮忙。“我种了2亩白菜,一斤0.2元,批发完能收入3000多元。你看,我这两亩地上刚修建了钢架,明年这会的收入就更好了。”王立邦笑着说。
村党支部书记王军站在卡车前,指挥着不断送来蔬菜的车辆,他告诉记者,今年村上240亩秋菜大获丰收,每亩地能收入1600元至1800元,为把蔬菜顺利卖出去,村里专门联系了客商和卡车,今天装了三卡车,每车能装10吨,全部送到平凉市的蔬菜市场里批发。
和王立邦一同发菜的还有菜农刘甲录。和刘甲录攀谈得知,他老家本在玉都塬上,自打祖辈到这个村落户后,他就出生并生活在了这个村。“我种菜就看上红河这一股水了,水很纯净,无污染。”让老刘最为高兴的是,这两年村里到红河乡街道的土路变成了油路,红河水浇灌的“红河放心菜”成了周边蔬菜市场里的“名牌”。
2012年以来,柳王村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新建日光温室8座、大拱棚21座、中拱棚86座,正在规划新建钢架大拱棚60座;并积极改善基础设施,硬化村内道路1.9公里,维修加固中拱棚160座,配套灌溉渠系1300米,配套灌溉水泵5个;同时,村里还在蔬菜品种、质量和品牌等方面下工夫,邀请县蔬菜办一名技术人员长年蹲点,手把手指导农民科学种菜。
今年,柳王村动员5名蔬菜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红丰”牌瓜菜商标,实行包装、质量和价格“三统一”,由合作社牵头,与镇原、县城等蔬菜市场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多次联系陕西、平凉、庆阳等地菜商到田间地头收购蔬菜,使“红河放心菜”成功与全国市场对接。
“蔬菜批发了,农民靠菜发财了。”如今,柳王村变成了泾川县颇有名气的蔬菜专业村。据了解,今年全村蔬菜总产量达到36吨,实现产值157.2万元,蔬菜户均收入达到5887元;在蔬菜产业的带动下,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8%,达到4499.2元。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