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晓明刘英娜)“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活动启动次日,本报隆重推出八版特刊,随后每天在一版刊登采访团活动动态、网民留言和预告消息,二三连版每天“特刊”聚焦一个县区,平凉新闻网、平凉日报官方微信、微博、手机报及时跟进,大篇幅、多角度集中发布相关报道,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本报忠实读者、市粮食局纪检组长王继儒在看了系列报道后认为,《平凉日报》的宣传报道是炸弹式突击报道,力度很大,富有特色,稿件采写形式和版面编排方式新颖灵活,信息量大,文字精炼,图片精美,报纸的这种创新与改革值得点赞。
“《平凉日报》刊登的‘问道崆峒·走进平凉\’相关新闻、论坛我每天必看。”泾川县东街社区工作人员郭桂莲告诉记者,采访团记者都非常辛苦,也非常敬业,采集到了很多好新闻、活新闻。报道活动不仅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激励了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全媒体融合报道在本报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广为转载、分享,也引发了线上线下的热烈讨论。
今年20岁的庄浪小伙魏强来是一名大三学生,暑假期间帮妈妈经营自家的土特产店,这段时间看到朋友圈分享的《庄薯3号诞生记》让他对土豆产生了浓厚兴趣,“庄薯3号淀粉含量高,是优质薯,我对家乡的庄浪粉条发展前景特别看好。”魏强来说。
曾被本报多次报道过的静宁兄弟农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是静宁县首家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推介静宁苹果的企业,在同行中名气很大。8月4日,本报二三连版报道了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看到报纸后,公司总经理崔云飞说,《静宁之道——产业的自信》这个报道让他感触很深,他对静宁果产业的未来也更有信心。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