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关于***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来源:平凉日报 2015-09-15 18:21   https://www.yybnet.net/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省农牧厅、省人社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局、省扶贫办关于***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结合平凉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和农村现代服务业等多元富民产业,强化科技和项目支撑,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和创业奋斗精神,提高贫困农户增收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到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00元以上,比2014年底增加2000元左右,其中特色农牧业贡献850元左右、劳务经济贡献1000元左右、农村现代服务业贡献100元左右、财产性收入贡献50元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

到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10000元台阶,比2014年底增加4600元左右,其中特色农牧业贡献1800元左右、劳务经济贡献2400元左右、农村现代服务业贡献250元左右、财产性收入贡献150元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左右。

二、主要措施

(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针对贫困片带的不同特点,以“五个百万”增收工程为抓手,根据贫困村立地条件、发展基础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首位致富产业,产业收入占到贫困群众可支配收入的45%以上。草食畜牧业,以山区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牛羊产业发展资金和草食畜牧业贴息贷款等资金,推动千家万户养畜,发展饲用玉米种植,逐步促进养畜向规模化、标准化、高档化发展,到2017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22万头以上,贫困人口实现人均2头牛,草畜产业为贫困人口增收贡献240元;果产业,以山塬区为重点,集中种植以苹果为主的果树经济林,到2017年,巩固提升老果园20万亩,新植果园20万亩,其中,苹果12万亩、核桃5万亩、其他经济林3万亩,贫困人口人均达到1亩果,全市果品产量达到144万吨,果产业为贫困人口增收贡献300元;蔬菜产业,以川台地为重点,争取扩大蔬菜产业发展资金规模,大力发展高原反季节特色菜和绿色无公害高原夏菜,推动蔬菜产业集约化发展,到2017年,贫困地区新植蔬菜7.5万亩,全市蔬菜总产量达到146万吨,为贫困人口增收贡献80元;大力推进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扩大特色小杂粮种植面积,到2017年,累计新增10万亩全膜玉米和脱毒马铃薯、2万亩特色小杂粮,为贫困人口增收贡献100元。以关山林缘区和宜林荒山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密植造林和苗木产业培育,苗木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实现荒山绿化、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多赢。同时,积极发展油用牡丹、中药材、葡萄、油菜、肉羊、家禽等多元富民产业,培育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为贫困人口增收贡献130元。围绕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到2017年,主要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三品一标”农产品覆盖8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

(二)突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认真落实《平凉市农民教育培训规划(2014—2020)》,瞄准全市9.38万户贫困家庭的40.12万贫困人口,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实施精准培训,

全市每年培训贫困人口5万人次以上,到2017年完成培训15.44万人次,到2020年完成培训30.07万人次。实行贫困劳动力免费培训制度,对“两后生”开展2-3年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对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开展创业培训和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到2017年,“两后生”和贫困乡村有需求的劳动力培训一遍,取得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达到4.62万人,到2020年,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9.38万人,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1门致富技能,实现技能提升培训全覆盖。鼓励能人带动劳务,打造提升“陇原妹”、“陇原月嫂”、“梯田人”等劳务品牌,助推当地务工能人带领贫困农民组团队外出务工,力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1人能外出务工或就地季节性打工,到2017年,累计输转劳务19.44万人,创劳务收入40.56亿元,到2020年达到47.19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0亿元。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企业、大户或农村致富带头人在贫困地区创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广中小型农业机械有偿代耕种、代收管的专业化服务,力争每个贫困村或两个相邻的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使其长期稳定务工创收。吸引“乡贤”和能人返乡投资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激励机制,制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走劳务培训——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三)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培育整合一批精深加工企业,争取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仓储、冷藏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包装和深加工,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带动贫困村牛果菜等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5年底,全市创建省级龙头企业8个,累计达到32个;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贫困乡、村建立原料基地或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直接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对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00户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认定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优先推荐项目扶持。支持贫困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以手工制造为主的小微企业和工商户,以“大众创业”促“万户增收”;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金融信贷、信用担保等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对创办小微企业进行启动性贷款,规模不少于5万元,让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高效、实惠的金融帮扶服务。探索农户以订单生产、原料加工和土地、资金、设施设备参股等方式,参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办法,确保贫困农民能够分享经营收益。到2017年,贫困县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比2014年增长40%以上,辐射带动5000贫困户;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辐射带动1万贫困户。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在商业服务网点、民族贸易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贸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等商贸流通项目建设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力争到2020年,所有贫困乡镇农贸交易市场完成改造提升,促进贫困地区流通方式加快转变。加快贫困县区、乡镇的宽带网络建设,2017年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加大电商扶贫试点力度,依托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开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兴流通业务,到2017年,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434个,2020年实现贫困村全覆盖。争取实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程,每年至少有1个县实施示范创建工作;支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每个贫困乡镇至少引导1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龙头企业,进行网络适销产品建设,带动平凉金果、平凉红牛、特色产品等农产品进入实体店销售和就地电商销售。发展各种新型农产品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每个贫困乡重点发展个人独资、合伙经纪企业或经纪公司等中介组织2-4家,每个贫困村发展个体经纪人3-5个、电商专业人才和信息员1人,进一步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全力推进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发展,优先建设36个列入全国计划的旅游扶贫重点村,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打造特色独具的旅游名村。到2017年,崆峒区、泾川县和华亭县分别建成3个旅游名村,其它各县至少建成2个旅游名村,全市旅游名村达到20个以上,建成标准化农家乐600户;到2020年,全市建成专业旅游村36个,标准化农家乐800户,整体带动农村就业3万人,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亿元。

(五)提升农业科技扶贫能力。实行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派驻制度,到2017年,实现每个贫困村有1名科技特派员,除省级单位选派外,市级选派50名、县乡两级选派544名,指导贫困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或创办产业项目。培育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每年每个贫困村培育1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县区建成5个以上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当地特色农牧业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到2017年,全市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园)10个、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示范基地81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贫困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每年培训贫困农民1500人以上。依托“科技下乡”、“冬春农民大培训”等活动和农业重大项目的实施,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有效开展科学种养、有害生物防控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确保建档立卡的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科技明白人。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积极筹资为贫困县区农技人员、贫困村和有上网条件的贫困户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和农技推广“云平台”、农牧业远程专家服务系统,加强“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设,为基层农技人员和贫困户提供快捷的农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富民政策等咨询服务。到2017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均达到57%,2020年均达到60%以上。

(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年内所有贫困村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治理农村荒废农田问题,力争2017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17%以上,所有贫困县区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积极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补偿机制,保障贫困户资产性收益权。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农村金融产品,延伸到村到户的金融服务,积极推进“***专项贷款工程”向贫困户全覆盖,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贷款贴息、“双联”惠农贷款、农村妇女小额贷款、村级互助资金和金融便民服务点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扩大贫困地区肉牛、苹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努力减少农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各金融机构在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村镇,同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贷款,拓宽贫困农户融资渠道。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创新完善企业与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到2017年,通过重点培育、扶持引进等方式,在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每个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合作组织;每个贫困县区至少建立10个农民合作联社,全市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05个。鼓励和支持有条件和能力的贫困户带头流转土地,创办家庭农场,扩大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明晰产权,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每位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按股分享经营收益。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出台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意见,积极探索建立贫困县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运行规则,推动贫困户资产变资本,资本促增收。强化惠农政策落实,推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各项奖补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全面落实并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农民养老、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等政策标准和补助水平,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三、责任分工

全市***富民产业培育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部门协作、市县配合、分级负责,共同推进。

(一)市直有关部门分别负责职责范围内***产业培育的行业指导、资金落实、协调推进、运行监测等工作。市农牧局负责农业特色产业***协作指导与监督落实,并制定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农业改革等工作子方案;市人社局负责农村劳务经济的协作指导与监督落实;市商务局负责现代服务业的协作指导与监督落实;市林业局负责果产业、苗木产业***的协作指导与监督落实;市旅游局负责休闲观光农业***的协作指导与监督落实;市科技局负责科技***的协作指导与监督落实。各责任部门按照完成时限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县区,确保每年整合的各类富民产业培育资金90%以上用于贫困村和贫困户。

(二)县区政府是落实***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主体责任者,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等,对照***到片到户到村名单和富民产业需求清单,坚持“抓重点、破难题,精准推进扶贫攻坚”的原则,确定主导产业,编制本县区富民产业扶贫规划;要对照按年度倒排脱贫目标任务,制订出台本县区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方案;要组织项目实施,建立工作台账,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更加精准的扶持措施,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

(三)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要在富民产业培育工作中发挥好“谋划、指导、督促”等作用,配合落实好各项工作。

四、检查验收

(一)建立完善制度。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加强对富民产业***工作的考核、监督、检查、验收。

(二)强化督查验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对产业培育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做到年初有部署安排、季度有调度汇报、年中有检查督促、年底有总结验收。贫困村驻村工作也要参与、配合地方政府和各级组织做好富民产业培育工作的检查验收。

(三)严格落实奖惩。对年度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落实好的县区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差距较大、问题较多的县区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督促限期整改,并与全年扶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挂钩。

新闻推荐

蜜蜂 (外四首)

...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破题·出题·解题2015-10-14 18:19
评论:(关于***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