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妇联围绕“家”字做文章、办实事,引导广大妇女树家风、保权益、增才干,谱写了巾帼建功的瑰丽篇章。
上下求索优良家风传递正能量
“自己动手美化、绿化,看着亮堂,住着舒坦,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铺集镇松园村刘素云家中满园绿色,满庭花草,令人耳目一新。
家风是赏心悦目,更是意境深远的慈孝乐活图。家风正,则人心正、社风清。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为了引导妇女群众在家庭中争做“慈母、贤妻、孝女、善邻”,促进良好家风和社会风尚的形成。市妇联组织选树了一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科学教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优秀典型,全市共寻找“最美家庭”110户,征集“家庭温情故事”156篇,评选最美“金婚、银婚伴侣”10对。
除此之外,市妇联还开展了“家庭教育进社区,素质教育进家庭”、“父母学堂”、“平安家庭”知识大赛等各类群众性特色活动近百场次,万余户家庭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悟出家庭的重要、生活的美好。
独辟蹊径身边人调解身边事
“我就是想警醒他一下,并非真心要拆散这个家!”肖女士因无法忍受丈夫沉迷网游,一纸离婚诉状递上法庭,经妇代会多次调解后,两人撤诉和好。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婚姻纠纷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针对这一难题,市妇联独辟蹊径,以“身边人调解身边事”为切入点,创新性地提出建立离婚案件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由法院将离婚案件分流到各镇、办妇联,由镇、办妇联分流到各村居妇代会,妇代会于收到案件材料后30日内进行调解。除此之外,由市法院选聘的12名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直接参与婚姻家庭案件的审理和调解。
“联调联动机制的最大特点是有效发挥法官‘法律知识熟\’与基层妇女干部‘基层情况熟\’的双重优势,利用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联主席庄爱霞介绍道。
为了提升调解员业务素质,市妇联组织867个村(居)的妇代会调解员进行了五次集中培训,并为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发放岗位津贴,对工作出色、调解成功率高的基层妇女干部进行表彰奖励。“调解的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婚姻家庭知识和生活技巧的宣传引导。能使夫妻和好或者好聚好散,感觉很有成就感!”谈及调解技巧时,九龙办事处金牌调解员刘大姐表示。
除此之外,市妇联还成立了蒲公英法律志愿服务队和百合工作室,发挥12338妇女维权热线的作用,为群众提供婚姻法、心理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有效减少家庭矛盾发生。
离婚案件联调联动工作运行以来,市妇联已接收离婚案件191起,现已成功调解24起,其他案件正在调解中。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授之以渔培育家庭经济增长点
“收益是越来越好,现在是赚钱带娃两不误,多亏妇联帮助我引介货源!”三里河办事处的李女士感激地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妇女姐妹的“贴心娘家人”,市妇联通过“春风送岗位”、“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等活动,把就业创业项目、岗位送到妇女家门口。
据了解,市妇联还争取慈善资金,依托市爱心大姐服务社,面向下岗、失业贫困妇女开办免费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并安排就业。目前,爱心大姐服务社服务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为近万户家庭提供过服务,为家政服务员创造劳动收入近80万元。
为帮助女大学生搭建了就业创业的实践平台,市妇联聘请徐清丽、王蕴等30名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建立了30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还与农业局联合,创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农产品女经纪人队伍,辐射带动农村妇女致富增收。并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帮助贫困创业女性申请政贴息贷款等方式,促进20余名妇女创办了自己的实业,帮助100多名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万余名妇女增收致富。除此之外,还开办了“魅力女性·和谐家庭”公益讲堂,现已累计开课13场,每周五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等,全面提高了女性的素养和魅力。
广大妇女群众砥砺道德品质,陶冶美好情操,妇女就业创业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风采,涌现出韩晓丽、尤春花、艾怡燕、孙明霞等30多名优秀的女性创业、就业典型,在胶州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之歌。(郭蕾)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