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到小雪天降雪,农夫此刻不能歇”“湿不死干死,冻不死抽死”……11月17日,铺集镇牛沟二村村北地头儿热闹非凡,镇农业办公室农技推广员张孝升一句句关于小麦越冬管理的顺口溜儿,“逗”的村民哈哈大笑、连连叫好。
“同样是种地,有了专家指导,投资少,长得好。”村民姜秀兰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指高兴地比划着。今年她在镇农技推广员的指导下,学习小麦优质高产播种技术,每亩地少施化肥10多公斤,同时采用大犁深耕整地技术,既清除了秸秆残茬和杂草,又有效防止了病虫害,如今绿油油的小麦长到“一拃”来高。
眼下,正值小麦越冬管理的关键时期,市镇两级百余名农技推广人员抢抓有利时机,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手把手地教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农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的农业新技术难以掌握的现状,将农技课堂直接搬到田间地头,变“农民适应技术”为“技术适应农民”,变“专家讲什么,农民听什么”的“灌输式”培训为“农民听什么,专家讲什么”的“菜单式”培训,实行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用通俗的语言释疑新技术,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方便农民学习生产技能。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
市农业部门还组织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技人员组成农业技术讲师团,采取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方式方法,既有组织统一面授集中教学,又有生产现场技术指导;既有大规模的专家授课,又有学用结合的科普培训实践活动,切实增强了农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各镇办农业部门积极采取“包村联户”的方式,根据土地数量和农作物种类等因素,将辖域内的村庄划成不同片区,安排农技人员专人负责,有效形成了市镇两级农技推广的互动、互补格局。(辛洁)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