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敬义夫妇给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高利平
今年66岁的于敬义在胶东街道是出了名的好人缘,村民愿意找他拉拉家常,周围村庄的支部书记愿意跟他交朋友,附近商店、企业老板跟他多数是熟人……。这不是因为他善于交往、忙于应酬,而是他是个热心肠、善心肠,做过不计其数的好事,也源于他有个好妻子,一直支持着他做公益事业。
于敬义现为胶州市佛佛保温材料厂经理、党支部书记,工厂位于胶东街道胶东村,为夫妻二人20多年前开办。两人靠着辛勤劳动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但相比其他工厂,他的厂子明显破旧了许多,五六十年代的老平房,只在生活区简单装修。工厂业务不多且断断续续,一年下来,除去10来个工人的工资,勉强维持经营。收入虽然不高,但于敬义夫妇仅去年一年就拿出约15万做公益、做慈善。由于于敬义敬老爱老、乐善好施、救急救难,曾获得“胶州市慈善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孝亲敬老明星”、“胶州市孝老敬亲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敬老爱老,老年朋友的贴心人
清明节刚过,胶东敬老院的老人们又急切地盼望着下一个节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对他们老说,这样的节日意义非凡。因为每到节日不仅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会去看望,还因为他们又可以见到心心念念的于敬义夫妇了。今年清明节,于敬义夫妇除为老人带来鸡蛋、饼干等礼品外,又给敬老院老人送来了文化大餐,邀请到胶东少海艺术团搭台献唱,柳腔、茂腔、京剧应有尽有,老人们看的津津有味。
回头望二月二、正月十五、春节、元旦……,每逢节假日,敬老院的老人们都有于敬义夫妇的陪伴。刚刚迎来的羊年,是于敬义夫妇和敬老院老人在一起过得第八个春节。和往年一样,夫妇二人给老人带去了丰厚的年货,有酒、排骨、肉、火腿等。曾是剧团文艺骨干的夫妇两人为增加节日气氛,夫拉妇唱又为老年人表演起来。茂腔、吕剧演唱完毕,响应老年人的需求再唱个现代流行歌曲。于敬义夫妇不仅自己唱,还拉动老人一起,合着一块唱起老歌《南泥湾》、《东方红》……。
于敬义说:“敬老院建起来了,政府的投入很大,企业现在吃上饭了,也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每名党员及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做的。”据了解,每到过年于敬义要当三个人用,敬老院、自己的小家、自家兄弟们的大家,但首先要去的是敬老院和老人一起过年,因为他们没有亲人,最需要他。陪老人吃上年夜饭,等他们都休息了,于敬义夫妇再和家里人团聚。八年多如一日,于敬义夫妇把敬老院当成家,常年供应鸡蛋给老人食用,每月约100斤;每逢过年、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都会给老人带着近3000元的礼品,陪着老人一起过;夏天热,于敬义给老人购买32台风扇送来;听闻老人身体不舒服,夫妻二人张罗着带老人去看病。于敬义夫妇成了老人挂在嘴边的儿女,是他们最贴心的人。
乐善好施,村庄发展的热心人
于敬义老家为胶东街道石家庄村,2008年前后,村委把村里的路都硬化了,但唯留村前的一条路没有硬化,下雨天,年纪大的人走在泥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有的时候陷到泥里拔不出脚来。于敬义看到后找到村支部书记询问,得知费用不够,随即让村书记计算共需多少钱,表示所有的费用由他出。除去国家补贴的水泥于敬义掏出2万元修路,并督促村干部一定要保质保量的把路修好。
于敬义不仅关心着生养自己的村庄,周围村庄有困难,只要能办得到他也伸手帮一帮。他的工厂所在地胶东村前些年并不富裕,连续几年自来水费收不上来,面临全村停水的困难。于敬义得知后找到村支部书记说:“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让老百姓没水喝、没水用。”他掏出近4万多元垫上了水费,解了燃眉之急。村里普及安装有线电视时,胶东村里大部分人不热情,不愿意掏钱安装。于敬义了解到部分家庭确实困难,为了使村民看上更多、更好的节目,他主动承担起60%的安装费用,共出资4000多元为60多户安装上有线电视。
去年,于敬义重点帮扶了安家村。该村村委办公室门窗破烂不堪,因集体资产少多年未修。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为改善村委形象,管区书记纪业荣找到于敬义说明情况。于敬义掏出近5万元给安家村彻底更换了门窗,并进行了简单的室内装修。同时还给安家村幼儿园花费4万多元安装蹦蹦床等,提升了幼儿园整体办学水平。
救急救难,困难群众的暖心人
于敬义家里墙上写着自己原创的一句话:“再苦不能苦了爹娘,再难不能难为孩子。”于敬义夫妇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如此,困难群众家里父母与孩子的苦、难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们的心。
谈家庄村民老谈,今年57岁,儿子一只眼睛残疾,结婚后生有一女。去年,儿媳妇离家走了,老谈60岁的老婆受打击突发脑梗塞导致偏瘫,86岁老娘摔倒断了胯骨不能动弹。本来就贫寒的家庭好似塌了一番,东炕头一个,西炕头一个,母亲和老婆都需要他照顾,还有一个7岁的孙女要抚养。老谈的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告诉了好朋友于敬义。于敬义看到苦苦撑着一个家的老谈和家里的一切,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留下2000元现金先解一时之困后,于敬义把此事告诉了胶州市个体私营协会胶东分会会长王景瑞,希望联合力量资助老谈。在胶东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和宣传办的发动努力下,现已汇聚5家企业爱心救助款15000元。老谈伺候老伴和老母之余,还种植了2亩多果园,秋后600多斤卖不掉的梨被于敬义全部买下送给敬老院。年后,老谈散养的30多只鸡犯愁卖不掉,于敬义也全部买下。受到帮助的老谈每每说起于敬义都热泪盈眶,连说:“好人,好人呐!”
受到于敬义夫妇帮助的不只老谈一家。去年,南庄二村管区书记周全琤、村支部书记周焕茂来到了于敬义家提出不情之请:该村一村民家3岁孩子得了白血病,没钱医治面临生命危险,希望于敬义作为企业负责人能带头募捐为孩子治病。于敬义毫不犹豫的带头捐了1万元,并多次到家中看望孩子。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党员、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全处共捐款20多万元,使孩子的病得到及时救治。同为去年,杨家屯大华、小华(化名)家里连遭挫折,面临失学,于敬义夫妇每季度给孩子1000元,并送上衣服和文具,支持孩子上学。也是去年,温家庄一个23岁女孩,正值花季年纪得了严重的皮肤病,买药治病花去家里全部积蓄,连吃的粮食都卖掉了,于敬义夫妇得知后送去了2000元救助。
谈起于敬义夫妇做过的好人好事,胶东村的刘大娘说很多很多,能装下一火车,胶东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王秋蓉说数不清,而于敬义却连说:“没干什么,没干什么,都是应该做的。”据他介绍,做这些源于自己的家风,他的父母都是乐于助人的人,也源于多年来的党性教育,他的父亲和兄弟三人都是党员。于敬义夫妇,一对平凡的夫妻,同心同德,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弘扬了正气,传递着正能量,绽放出一朵温暖人心的尚德之花。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