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接青黄,勾出“大青岛”,海底隧道的贯通将实现“大青岛”的规划布局,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开发区和胶南两地。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开发区和胶南发展迅速,开发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码头前湾港,胶南的董家口也正在逐渐成为新兴西海岸港口 ,这两个地区的发展已经严重受到交通的制约 ,岛城东西岸之间的交通不便越来越突出,海底隧道的贯通将为开发区和胶南注入新的活力,作为“经济连通器”,海底隧道将实现东西岸半小时经济圈,伴随着跨海大桥的贯通,西海岸也将进入“桥隧时代”。
社科院专家
海底隧道勾出“大青岛”格局
海底隧道即将贯通,离通车的日期也不远了,这将给整个青岛市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海底隧道将为西海岸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记者采访了青岛市社科院副院长任银睦 ,他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有着很深的研究。
“大青岛”格局将实现
得知海底隧道即将贯通,任银睦也比较激动,“胶州湾海底隧道是青岛的大事,所有市民对海底隧道的开工、动工等都热切关注,毫无疑问,胶州湾海底隧道贯通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将最终实现‘大青岛\’的格局。”任银睦说。
任银睦表示,多年以来,对于青岛市的整体布局以及“大青岛”的理念,一直停留在规划的层面上,没有付诸行动,很大程度上在于交通的制约,胶州湾海底隧道的贯通将对未来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过去的布局制约势必会慢慢消失。“胶州湾海底隧道通车后,将带来交通的极大便利,岛城东西岸居民联系将更加密切,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将大大拉进,市民期盼已久的‘大青岛\’格局也将实现。”任银睦说道。
实现东西岸半小时经济圈
胶州湾海底隧道通车后,从青岛到黄岛只需要5分钟,大大缩短了通行时间,“胶州湾海底隧道为青岛带来的经济效应是非常大的,西海岸经济在桥隧时代肯定会飞速发展。”任银睦说道。
任银睦表示,政府强调经济发展的调结构、转方式,胶州湾海底隧道打破了空间制约,青黄之间空间距离不存在了,这将带动整个青岛结构的转变,有助于调结构、转方式。“随着胶州湾海底隧道的贯通,为更好实现两岸对接,隧道两端的辅助设施也将要完善,政府在发展观念上也要相应改变,最大化实现隧道的经济带动作用。”任银睦说道。
此外,胶州湾海底隧道的贯通,处于青岛新一轮经济发展重心的西海岸,也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将使西海岸区市全部包含在市区半小时经济圈以内,这对于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打造西海岸经济重心、推动岛城第二产业的西移、加快西部新区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整个环胶州湾区域加快发展等都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隧道将带动东西岸文化融合
“隧道贯通将加速两岸文化的交汇融合,老市区的文化可以辐射影响黄岛、胶南的文化,而现在胶南、黄岛多是外地人口,他们的新文化也可以为老市区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最后,将形成大青岛的城市文化。”
谈到隧道贯通会不会出现上海的浦东、浦西模式,任银睦表示道,目前,这种地域上的区分越来越淡,更注重一种大环境,“以前上海流行一句话,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观念可能在青岛也有过,但是随着这种大环境的形成,地域区分已经趋于淡化。”
开发区
桥隧一通,形成发展新机遇
记者了解到,青岛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3月动工兴建。1992年,省 、市决定将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同年在区内兴建了国家级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5年设立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2006年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2008年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
开发区建设正如火如荼
据介绍,现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60.2万,其中户籍人口31.4万。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814.17亿元,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6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5强。一批高端项目相继在青岛开发区生根结果。投资74亿元的青岛北船重工和青岛海西重工等项目在海西湾畔共同建成了世界级的核心产业链完善的造修船基地。
同时,在青岛开发区54公里的海岸线上,新落户了19个重点旅游项目,这些项目涉及高档酒店、豪华游艇、高档会所、创意传媒等,投资额动辄几个亿,甚至几十亿,青岛开发区高端旅游启步。
据悉,总投资15亿元的帆船之都温泉度假酒店建设项目在青岛开发区银沙滩奠基;银沙滩木屋别墅度假酒店建设热火朝天;唐岛湾海上嘉年华项目、唐岛湾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即将动工 ;竹岔岛要打造真正的“海上乐园”……总投资近170亿元的19个重点旅游项目跃然而出,青岛开发区高端旅游业开始引领西海岸新一轮发展的浪潮。
青岛开发区区长纪敏曾笑称,“我们的金沙滩、银沙滩比东海岸所有的海水浴场都好,水也干净,沙子也柔软,很多市内四区的人专程到我们这里来洗海澡。”
但是,因为交通的制约,青黄两地因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极容易造成出行受阻,而轮渡与高速公路的通行时间太长,“青黄不同城”的感觉很明显。
青黄5分钟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海湾大桥和海底隧道将陆续贯通,制约青岛开发区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得到彻底解决。桥隧的建成,绝不仅仅是两条空间通道的打通,它更是一个区域概念上的融合,使老市区与西海岸真正融为一体,为整个青岛城市发展打造出一个新的平台。
驾车5分钟就可以穿越胶州湾,青黄同城时代的来临,必然给人带来全新的感觉。开发区唯一的遗憾是与市区交通不便,但随着海底隧道通车后,青黄5分钟时代的来临。距离已不再是任何问题。
作为西海岸的核心区,青岛开发区必须加速产业升级,形成雄厚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创新优势,才能从容应对“桥隧时代”的到来,才能更好地抓住新一轮战略机遇,加速青岛形成东西两翼齐飞的城市格局。
胶南
那不仅仅是桥和路的通行连接
在胶南,最近一个名词格外流行——“桥隧时代”。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后,将使胶南受到青岛的辐射更加直接,不但给胶南市带来了客流、物流、资金流,而且把胶南市现有的资源、区位优势有效放大,在产业形态和城市功能上实现与“大青岛”的对接,大桥和隧道的接通,已经不仅仅是桥和路的通行连接,而是胶南在今后发展中思路豁然、全面跃升的一个临界点。
胶南发展势头迅猛
“桥隧时代”到来,随着桥隧的通车,胶南会在青岛未来发展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点燃了胶南市这块都市新区的房地产行情。
“虽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但是自2009年4月以来,受益于海底隧道通车以及对西海岸崛起的预期,我们在胶南开发的住宅销售火爆,房价稳中有升,大部分已经售出。”中海熙岸地产建设正如火如荼,售楼人员告诉记者。
在青岛房地产交易中心了解到,自2009年至今年4月份,胶南市累计交易住宅高居青岛各区市榜首。胶南和胶州、黄岛,这三个直接受益于桥隧工程的区市合计成交量几乎占青岛市房产成交量的半壁江山。
各大商家也瞄准了西海岸这片正在崛起的经济高地,喜来登、悦榕庄、今典红树林、太平洋百货、红星美凯龙……这些国内外知名服务业品牌聚集在胶南。暗合着桥隧通车的拥湾发展路线图,高端品牌项目的频频动作,在勾画出西海岸旅游度假胜地的基本轮廓时,也带动了胶南现代服务业品质向高端化、品牌化的蜕变。
天堑变通途,行路仅需一刻钟
“从青岛到胶南,坐轮渡到达开发区,再转乘汽车到达胶南,轮渡需要1个小时,然后换乘车还需要1个小时。若是遇到大雾大风等天气,就只能去坐长途车绕道走胶州湾高速了。”家住青岛市南区,在胶南上班的丁女士不无感慨,因为交通不便,只能每周回家一趟,并且每次回家都要提前注意天气状况,随时准备调整乘车路线。
对胶南而言,隧道的开通,其意义远不止节省2小时这么简单。胶南到青岛的直达时间,从2个多小时缩短至一刻钟。
苏先生是胶南一家纺织企业的老板,因为是以外贸出口为主,公司在青岛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专门负责外贸出口项目,所以经常往来于胶南与青岛之间。交通不便使苏先生非常苦恼,“有一次外商客户决定来我们的工厂看看实际生产情况,我们派车去青岛接,本想走轮渡,半路上才知道轮渡因为大雾停航,于是我们又掉头走胶州湾高速,到高速入口才知道高速也封路了,就只能走国道。中间浪费不少时间,本来商定上午10点的参观直到下午2点才进行,很耽误事。”
胶州湾高速
“桥隧时代”将缓解胶州湾高速拥堵
目前,青岛市汽车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西海岸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加快了两地之间的人员流动,对道路的承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胶州湾高速的扩宽 ,部分双车道变身单车道 ,车辆经常会排起长龙。而海底隧道的开通将极大缓解胶州湾高速通道压力,突破运输瓶颈。
4月27日,记者采访青岛市高速公路管理处了解到,目前胶州湾高速青黄之间每天平均通行1.5万辆车次,按照每车4人次计算,每天从高速上至少通行6万人。
记者了解到,受胶州湾高速扩宽的影响,胶州湾高速每天都会出现堵车的状况,严重情况下,能堵1个多小时,这样从市内开车去开发区则需要2个多小时,胶州湾海底隧道实现通车后,将会极大地缓解胶州湾高速的拥堵状况。
轮渡
喧闹20多年轮渡可能将重归平静
1986年12月,青岛轮渡建成通航,为市民跨海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海底隧道的贯通,喧闹了20多个年头的轮渡码头有可能重归平静。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轮渡每天运送汽车4000辆,旅客近2万人 ,但是轮渡受天气影响较大,一旦出现大雾、大风天气,轮渡随时可能停航,交通制约现象突出。
另外,记者了解到,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通车后,轮渡运行空间将被大幅压缩,尤其是与跨海大桥线路重合的青岛到薛家岛航线,有关停的可能 。而青岛到黄岛航线,将有可能长期保留。
记者了解到,青岛轮渡有限责任公司已在4月初整体划归了城投集团。而在“转嫁他人 ”的同时,轮渡也将发展目标定格在打造高端海上旅游产业。
据介绍,按照计划,打造高端海上旅游产业将是轮渡未来主攻方向。在整体划转的第一年,轮渡公司依然会坚持以运输生产为中心,依托运输主业,发展海上旅游,努力实现转型发展。
在旅游规划上,轮渡公司今年也不乏“大手笔”。据悉,今年轮渡方面将改造一艘渡轮,启动前海旅游项目,并开工建造一艘豪华旅游客船。与此同时,计划开工建造四艘豪华高速客船,争取年内开通奥帆基地至薛家岛旅游航线。
随着未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的开通,轮渡公司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和主业转型问题,找出路势在必行。整建制并入城投集团后,对双方都有利,城投集团将结合自身在旅游板块的优势,利用轮渡公司拥有的各项海上运营资质 、航线运营经验和专业人才优势,加大海上旅游项目开发,打造青岛高端海上旅游产业。转型旅游产业后,不仅有效解决轮渡公司的生存压力和主业转型问题,还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投集团的资产质量,为发展岛城海上旅游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文/图 记者 丁辉 昌旭光
讨论
海底隧道将怎样收费?
“隧道贯通了,是不是就是可以通车了?”一听海底隧道即将贯通,不少市民提出疑问,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解释,主隧道的贯通只是意味着土建工程的完成,机电设备安装、道路及附属工程等工作完成后,才能实现通车。
隧道明年上半年实现通车
记者在修缮完整的主隧道看到,隧道内附属设施均已齐备,无论是通风设备还是应急设备都已到位,工作人员也介绍,修整完的主隧道管线都已经安设好,尤其是电线,不再裸露在外面,都是隐藏在服务隧道中。
据国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是隧道建设的决战年,虽然通过服务隧道基本探明了主要的地质和水文状况,但是施工风险依然存在,工程的风险控制和工期控制都处于关键时刻。2010年的主要工期安排就是左右线主隧道的贯通,机电设备安装、道路及附属工程计划于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
最后,记者采访了解到,按照规划,胶州湾海底隧道将在2011年上半年实现竣工通车。
网友估算通行费不低于20元
胶州湾海底隧道还未贯通,岛城很多市民就开始关心起隧道收费问题,网友“澳海”在3月30日发帖表示,青岛海底隧道通车在即,将1小时的高速时间、半小时的轮渡时间缩短为 6公里、10分钟,全天候通行,功在千秋。但目前青岛主城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上,黄岛胶南城区常住人口已过百万。如此大的客流量再加上外地入青车辆,很可能会造成隧道开通之时就发生拥堵。
必须用价格杠杆给予调节,其下则是该网友列出的自己预想的几种收费方案,每次收费50元;交5000元办年卡,每次收费20元;交10000元办VIP年卡,免费;地方政府资助公交公司购买200张VIP年卡,开通隧道公交运行。
最后表示,这样可以避免大量外地车辆从隧道涌入市区,方便日常客流的两岸往返。
在网友的回复中,不少网友表示楼主预想的每次50元的收费肯定太高,这样很多人也跑不起,有的则表示,现在走胶州湾高速由双埠主线收费站至管家楼收费站要交通行费20元,估计海底隧道这么方便,肯定不会低于20元。
对此,记者也曾采访过相关负责人 ,据介绍,公共设施的投入需要回收,所以以后海底隧道通车收费是必然的,但是收费的价位一定会是一个合理的价格。记者 昌旭光
新闻推荐
◎重诺律师在线出场律师:刘明锋白雪芬日期:2010-04-29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