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常方元 记者 武宪威)近日公布的全市规模工业纳税情况表明,今年1—8月份,成武大地玉米公司纳税958.5万元,同比增长100.5%。县领导介绍,该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不仅节能减排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表彰,而且提高了工业运行质量。成武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快速度、高质量增长。
山东达驰电气公司是成武县企业节能减排的典范。该企业主导产品重科技,一系列新建项目零污染,自身节能降耗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系列节能变压器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非晶合金高效节能变压器进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得了国家一系列项目和资金支持,产销、利税平均每年增长40%以上。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广达驰经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挖掘节能降耗潜力。对重点企业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大地玉米开发公司是全县能耗和排放大户,县政府给予政策扶持,责成工信、环保部门驻厂治理。企业投资4300万元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了水资源重复利用、蛋白粉回收加工和废气发电内部循环,每吨玉米淀粉用水由4.84吨降至1.94吨,耗电由224度降至172度,分别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企业产销利税快速增长。到目前,全县12个具有潜力的企业实施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今年以来,全县万元GDP能耗0.61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4%;万元增加值0.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41%;完成COD消减量2914吨,二氧化硫消减量1153吨,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均达到年初计划,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为壮大资源节约型产业,防止产生新污染源,成武县项目建设从招商引资走向了“挑商选资”。新论证策划的近百个工业项目,均是能耗低、无污染项目。今年3次组织到珠三角、长三角、青岛、厦门等地集中招商,招商人员重点推介成武先进制造业,紧盯机电、新型复合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对每一个新建项目,认真核定能耗与产出比率,坚持“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制度。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坚决杜绝高耗污染项目落地。先后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耗能高、可能污染环境的12个外地投资项目拒之门外。达驰新能源、GRS智能高压开关、呈祥防污闪电力铁塔、风力发电塔、新型复合材料、维尔士达新型电焊机等一系列新建、续建大项目,均是低耗能、无污染项目。同时,进行文亭湖旅游区、生态观光园两大生态工程建设,积极运作鼎盛港湾、泺城河引水穿城生态建设项目,投巨资开展城市绿化,打造“水上绿城”城市特色。
节能减排增加了能源利用空间,优化了生态环境,促进了项目建设,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今年1—9月,全县共新建、续建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6个,其中过10亿元的项目9个。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同比增长65.3%和113.4%;综合效益指数达到319%,同比增长75%。县城永昌路东部片区过去因企业排放废水、废气造成环境污染,居民外迁,房地产贬值,被称为投资建设的“真空地带”。通过治污和生态建设,片区环境大大改善,工业投资项目增加,并且崛起富达东方城、名仕豪庭两大城市开发项目,成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隆起带。
新闻推荐
鄄城农民“家门口”笑捧“金饭碗” 12万人从事二三产业 1.4万人进“学堂”充电 4000人返乡创业“当老板”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