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山药得了落叶病,请问如何防治?
青岛农业大学张立宁教授:每年的6、7月份,是山药炭疽病发病最严重的时期。山药炭疽病也称山药落叶病,是农民最感头痛的病害,在许多地方,由于没能掌握防治时机,几乎成为不治之症。
山药炭疽病可侵染藤茎、叶。藤茎染病始于茎基部,初产生梭形或不定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株枯死。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类型,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发病初从叶尖或叶缘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急性型发病快,危害重,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病斑较少,数日后叶片即脱落,严重时几天时间叶片掉光。不少农民说打了许多药没有遇到特效药,没等到收获期,只能提前拔秧,造成严重减产。
实际,防治山药炭疽病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应了解,山药炭疽病发病温度一般在气温25—30℃之间,相对湿度80%时最易发病。天气温暖多湿或大雾天发病尤重,偏施氮肥或种植郁蔽、通风透光不良会加重炭疽病的发生。山药炭疽病的发生早晚与降雨有直接关系,经过我们多年田间试验后总结出一个防治山药炭疽病的窍门:就是一定要掌握好6月中旬后第一场雨,在雨后及时用药。在第一次用药后,若持续干旱则15天左右喷第二次药,若遇阴雨天气,应做到5-7天用药一次。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期是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不能等到炭疽病大发生出现严重落叶的时候再防治,而一定要在6月份第一场雨后喷上第一遍药,进入7、8月份汛期,一般雨水又勤又多,应选择在雨前用药,雨前没有及时喷药的,雨后必须补喷。药剂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或杜邦克露800倍液均匀喷施。以上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新闻推荐
近年来,山东烟台、威海、青岛、临沂等地先后建立示范园,大都采取矮化砧木、起垄栽培、宽行密植、行间生草、行内覆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纺锤形栽培新模式,让不少果农开始...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