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微商2年多
月收入上万元
坐在记者面前,90后女孩尹铮铮手拿镶着晶莹小钻外壳的苹果6手机,不时收发着微信。操着一口普通话的她,充满激情地讲述着自己的电商梦。
眼下,奶粉、面膜、化妆品代购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已经到了让人嗤之以鼻的地步。1991年出生的尹铮铮在被诸多亲朋好友“拉黑”以后,转而研究精细化营销并寻求突破,让她艰难的创业道路开始出现坦途。如今她们7名90后创办的团队,已经发展了5000多名成员,每月银行流水超过百万,月收入上万。去年3月份,尹铮铮月收入达到6位数,让人不得不相信,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虽然微商被很多人诟病,但是尹铮铮却不认同。她说,“微商模式”投资门槛低,对创业者的商业经验要求几乎为零,这对大学生体验创业、熟悉管理、积累经验有很大帮助。尹铮铮便是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组建她们的营销团队了。
创业项目如何确定?“做代购,满市场都是。”尹铮铮想,必须得做精品,而且必须有质量保证。做事雷厉风行的尹铮铮根本不屑瞻前顾后,很快敲定了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均通过了国家相关机构的检测和认证,并非很多微商销售的三无产品。
“必须得做有良心的生意!”这是尹铮铮时刻提醒自己的。她说,“微商现在很乱,有很多负能量。但是微商是个好渠道,尽管无数人厌烦了朋友圈广告,但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条路走起来依然要容易得多。”因此,在目前微商的大浪淘沙阶段,绿色微商对创业人士来说更能维持长久。
一个“创意”引来2000万投资
进入鲁华大学生创业园,走廊墙上挂满了励志标语和各式涂鸦,不经意间流露着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虽然年纪不大,但李峥透露着一股与年纪不相称的成熟,现在,作为一个科技团队的创始人,正带领着大家创办全国首家大宗干货网上交易平台——干货1688网。
进入李峥的公司,办公室里并排摆放着数十台电脑,大家聚精会神在电脑前,忙着各自的工作。“今年,我们紧贴市场,搭建了干货1688网,并采取B2B电商模式。可以说,这个项目建成后,对滕州干货‘买全国、卖全国\’意义深远。”李峥说道。
让李峥和他的团队颇为兴奋的是,早在年初,他们搭建干货交易平台的构想便引来很多投资人的兴趣,最终,他们凭借详实的文案、过硬的技术和追求完美的态度,引来2000万元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他们梦想变为现实的速度。
其实,今年不过24岁、从青岛大学毕业仅仅两年的李峥并非一蹴而就。刚毕业时,他便拉着一帮怀揣梦想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市开办了工作室,并创办了当时市面上较少的同城购物平台。可是,由于缺乏实体的支撑,项目进展不是太顺利,但是却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当时,干货板块就是我们建设同城购物平台的一个重要分支。后来,我们参考实际情况,搭建干货1688网,而且得心应手。”李峥说道。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集结起来,相互交流,碰撞出创意的火花,点燃了创业创新的火种,作为其中的一员,李峥说,好的想法在落地前,一定要经过论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并制作详实的可行性报告,然后寻找投资方。
“寻找投资方虽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却也是一个考验人的过程。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必要功课,对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于投资,也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要懂得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投资方的角度进行思考,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确保项目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李峥说。
“互联网+”为青春筑梦
——我市全民创业纪实之电商篇
记者 张序岩
坚持梦想,成就未来。连日来,记者在我市多家电商创业园及企业采访时发现,“坚持”成为诸多创业者提及的一个词语。
同样是在鲁华大学生创业园,29岁的冯永,三年前从外地辞职回家专心做电商。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他把目标指向母婴经济,主要销售纸尿裤和奶瓶。现在,平均每天的订单量在150至200单,日成交额超过1万元。
“现在能做成这个业务量全靠互联网,否则我们这些创业者面临的困境要难很多。”冯永说道。在他看来, 滕州是创业的沃土,尤其物流发达,做电商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全市的“草根电商”数千名,但是像冯永这样短时间内把淘宝店铺做成“双皇冠”的并不算多。当前,很多人把开设网店作为创业的敲门砖,冯永建议,大家最好选择中等档次品牌、客户群体较大的小类目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质量有保障,而且销量较大,很容易增强创业者的信心。“很多人会说,滕州并不是这些小商品的原产地,可是他们不知道,现在很多产品从代理商手里拿货的价格都是一样的,而且滕州交通发达,快递有价格优势,十分适合创业。”冯永说。
创业中,很多经营实体的创业者也纷纷树立“互联网思维”,试图搭乘“互联网+”快车。
如何让喜欢“宅居”的80后、90后不出家门就可吃上新鲜水果,成了经营传统水果店的90后女孩王思宇昼夜思考的问题。后来,她试水O2O模式,实行线上购买、线下配送,销售额大幅增加。王思宇说:“我们上线一年多,已实现销售额60万元。目前,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就可轻松下单,我们实现市区30分钟新鲜水果送到家。”
采访手记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资金、团队等因素虽然困扰着创业者,但是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下,变得微不足道。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已悄然成为创业者的主平台。放眼我市,创业者正紧抓机遇,用双手开创出“精彩人生”。这从商务局提供的数据便可见一斑:全市在天猫、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全国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多达3500家。我市众多“草根电商”抱团,奏响了拥抱“互联网+”时代的华美乐章。
编者按——
眼下,资本市场正迎来周期性的寒冬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钱不好赚了”。面对这场“危机”,我市创业者辗转腾挪,使出“十八般武艺”,勇破创业的坚冰,上演一出出逆袭的“好戏”。连日来,本报记者对我市创业情况进行了一番采访,并与创业者进行交流,尽可能用详实的文字和数据告诉大家,创业——他们一直在努力!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