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薄克国白晓报道
本报青岛讯2月20日举行的青岛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大会主席团第三次会议决定,将黄岛区代表团栾少湖等15名代表提出的第1号《关于大力推进青岛仲裁事业发展,打造一流仲裁机构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
该议案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要求,仲裁作为一种完善的、符合国际惯例和要求的纠纷解决方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选择。当前,随着青岛市国际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涉外民事商事等国际业务逐年增多,国际化仲裁机构在化解争端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栾少湖介绍,青岛仲裁委员会自1996年4月成立以来,依法、公正、亲和、高效裁处各类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近21000件,主要业务指标一直名列全省、全国前列,为全面推进青岛仲裁国际化、打造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岛作为北方经济发展龙头城市,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区域经济的外向型特点愈加明显,依靠国际化仲裁机构来化解争端迫在眉睫。
议案建议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推进:一是建设一流仲裁机构,打造青岛招商引资法治软环境;二是创新仲裁体制机制,丰富仲裁组织架构,打造区域性国际商事纠纷仲裁中心;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国际优势资源,营造一流仲裁服务环境;四是建立科学选人用人机制,打造专业化、国际化仲裁员队伍;五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为仲裁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栾少湖认为,新的青岛国际仲裁机构,将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构建海事海商、现代物流、金融、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等特色仲裁业务板块,着力打造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区域性仲裁中心。
内务司法委员会审议认为,仲裁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流仲裁机构,将对进一步提升青岛市国际知名度,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代表所提议案符合中央精神和法律规定,符合青岛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符合青岛仲裁工作发展实际,兼顾了长期发展目标和当前重点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新闻推荐
记者日前从青岛市财政局获悉,自今年3月3日起,青岛市将开征水土保持补偿费。根据规定,凡在青岛市区域内的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