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铭君张晓帆宋弢
出行是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已经成为青岛市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青岛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期间,针对“治堵”,多名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注中低速磁悬浮交通
青岛市“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都关注了青岛市中低速磁浮产业发展的话题,认为磁悬浮列车建造成本低,爬坡能力强,适合青岛地形,应加强推进。
“磁悬浮列车振动小、噪音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大,适应青岛的地形。”市政协委员、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夏世群介绍,相对于地铁每公里5亿—8亿元的造价,磁悬浮轨道系统每公里的造价只有1.5亿—2.5亿元,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建设周期短。此外,1米磁悬浮铁路线只占地2平方米,能有效节省城市用地,降低征地、拆迁的建设成本。
市政协委员朱广君认为,缓解城市拥堵,解决城市交通的根本出路在于轨道交通,应该将公共汽车、地铁、轻轨、低速磁悬浮列车等交通网络体系延伸至规划建设中的各个区域。在造价、维护成本、舒适度等方面,磁悬浮列车要优于常规轻轨。
委员们建议,青岛中低速磁浮产业可参照长沙市项目运作模式,牵头当地交运集团、城投集团、国信集团、世园集团,以及想通过中低速磁浮系统提升当地项目价值的区市和相关企业,与他们共同联合中铁集团等相关央企,组建青岛市磁浮产业股份公司,按照PPP模式建设产业基地和客运专线。
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
“青岛拥堵问题严重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车辆多造成的拥堵,更多的是人为原因造成,比如乱停车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葛湄菲以山东路举例说明,山东路作为青岛市的主干道,每天的来往车辆最多。“山东路周围办公楼林立,可以停车的办公楼、小区要求必须是业主或者访客才能停车,其他人员的车辆因为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就马路边随便一停,占用一条马路,这样停的车多了,自然会造成道路行使不畅,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本身就堵车严重,再遇到路边乱停车行为,其他车辆因为变道会造成道路更加拥堵,甚至因为变道抢道造成车辆刮擦、碰撞等其他交通事故,使原本就拥堵的道路堵上加堵。”葛湄菲建议,在各种办公和商业聚集区,以及主要道路周边规划建设一些大型的停车场,解决市民的停车难问题。
市政协委员曹正强则建议加大立体停车场的建设:“立体停车场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新增停车场毕竟也需要有相应的地方,但是已有的停车场可以改造为立体停车场,增加停放车辆的数量,鼓励民间资本的注入。”
“解决停车难,可以考虑把学校的空闲资源利用起来。”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卫生监督局副局长亓蓉分析说,停车位不够用,一方面是数量不足,并且分布不均匀,但另一方面,部分停车位并没有合理高效利用。比如在放假期间,各类学校校园内空间闲置,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基础上,将停车资源分享给社会。“学校是公共资源,主要用途是教育,但在某些时段,也应该发挥出更大的能量,缓解社会停车难问题。”亓蓉认为,此前学校在暑假开放体育设施的经验,可以在解决停车问题上加以借鉴推广。
发展智能交通
葛湄菲建议,在青岛全市启动“班车模式”。“一些大型企事业及机关单位可以开启班车模式,减少私家车的出行。为了避免各单位资金浪费,可以参考青岛市校车模式,与交运集团合作,车辆和司乘人员由交运集团统一安排管理,有些相邻很近的单位,如果在同一路线上的也可以拼车,把资源整合做到最大化。”
朱广君则希望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道路交通标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预防交通阻塞,节约能源,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尽管目前青岛市的交通标线设置较为合理,但是在部分路段中,交通标线还存在欠缺,制约了交通标线发挥的积极作用。
“国家在2009年发布《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要求至今未进行更新。现在由于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建议青岛设定青岛市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的规定,在规定中,要明确道路交通标线设计设置规范,对交通标线字符尺寸、粗细等进行统一规范,使得标线字符的设计有法可依,同时增加反光,LED显示、诱导屏等多元化的交通标志标线,便于驾驶员观察。”朱广君说。
如何利用智能交通缓解道路拥堵状况,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道路通过效率,也成了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亓蓉建议政府搭建网络平台,将停车位按照区域分享到手机APP中,“按图索骥”寻找身边的停车位,避免迷茫乱转圈子耽误时间,提高找停车位的成功率。她说,这一点“青岛公交查询”的手机APP就是个榜样。
新闻推荐
□记者薄克国通讯员窦新报道中车青岛四方研发的380A高速动车组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典范产品,中国高铁的外交名片。青岛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突...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