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飞王兆锋报道2月29日,在冠县清水镇中广核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粘合光伏板。□本报记者李梦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吕东江许永飞
2月22日,记者从一份《关于公布山东省太阳能应用示范市(县)名单的通知》中了解到,经省经信委组织专家严格筛选、评审、公示,冠县成功入选山东省太阳能应用示范县,成为首批4个山东省太阳能应用示范县之一。
冠县属于经济弱县,非资源型地区,缘何能跻身首批“省太阳能应用示范县”行列?冠县县委书记牟桂禄介绍说,太阳能应用是一个远有前景、近有实效、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此前,冠县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还是一片空白。近年来,在区位优势和政策助力的双重推动下,冠县通过对接招商,相继签约19个光农结合、光畜结合的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860兆瓦,其中备案项目15个、总装机容量788兆瓦。
“冠县正在积极打造全国第一个百万千万光伏基地,创全国高效农业光伏第一大县。”牟桂禄言语中透着自信。
屋顶发“绿色”电,
为企业降成本2500万元
2月27日早8点,大唐光伏发电冠县电站工作人员李彦龙、王龙云,顺着厂房楼梯爬上了冠星集团生产车间屋顶,检查光伏设备运转情况。“大唐集团在企业屋顶铺设了11兆瓦的光伏电板,发电后直接供给企业,电价只有0.64元,比国家电网的峰电价便宜0.6元多。用上光伏电能,企业一年可节约400万元左右。”冠星集团电力技师张玉华说。
2013年年初,随着大唐冠县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的投产,冠县6家企业用上了清洁廉价的光伏能源,实现了冠县光伏项目的“零突破”。“大唐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总装机容量20兆瓦,总投资2.83亿元,2012年5月开工建设。”冠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冯俊海介绍说。项目运行3年时间,已为企业提供4300万度电,为6家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500余万元。
“冠县地处平原地区,阳光给力。”说起当初来冠县投资建设光伏项目的原因,大唐光伏发电项目冠县负责人范海红解释说,更重要的是,冠县企业众多,厂房屋顶面积达近百万平方米,这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充足的屋顶空间。利用闲置的25.1万平方米屋顶,大唐集团投资铺设多晶硅电池板组件85280块,年可发电2500万千瓦时。“生产出的清洁能源,低价销售给所在企业供生产使用,多余电可以并入国家电网。”范海红说,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8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灰渣排放分别达200吨、26000吨和3600吨。
“屋顶‘金太阳\’在不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就可安装投产,用电企业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就能用到清洁廉价的电能,真是一举两得。”范海红说。
“光伏+”效应,
亩效益提升50倍
在马颊河西的定远寨镇白周村附近,一个占地2000余亩,铺设了192320块晶硅光伏发电板组成的巨型方阵,在旷野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原是一片盐碱地,现在变成了光伏发电站。充分利用光伏板下面空间,发展食用菌种植,棚上发电、棚内种植,农光互补,实现双受益。”站在光伏发电站内,定远寨镇镇长刘飞介绍说。
“这是青岛特锐德电气集团,与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高效农业光伏产业园项目,项目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食用菌大棚种植、菌种及培养料制造、食用菌深加工、有机肥制造、物流交易中心等六大产业。”冠丰集团项目现场经理张继民带记者参观电站时介绍,其中,一期装机容量50兆瓦,二期20兆瓦。
“项目在此建设,看中的是这块地。”青岛特锐德电气集团施工负责人张廷发直言,太阳能光伏发电需占用较多的土地,占用良田不现实,但可以充分利用沙荒地、盐碱地。冠县地处黄河故道,土地西沙东碱,而且阳光充沛,“气质”良好,阳光可以轻松地被“捕获”。“一期50兆瓦项目的单个大棚棚顶能铺设320块光伏板,单板发电量0.26千瓦时、4小时发一度电,年可发电7千万度左右。”张廷发说。
“现在,一期通过了省市电力部门验收,已并网发电,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张继民算了一笔账,他说,目前光伏发电站内已有500余个大棚已被周边农户承包。一个大棚占地一亩,能产出蘑菇6万斤,收益6万元左右,发电每年能收益5万元,除去成本,一亩地的收入大约有11万元,原来单靠种地一亩地最多收入2000元,亩效益比原来提升了50多倍。
冠县分管农业副县长雷传波介绍说,“光伏+”模式应用于农业一举多得,有效激发了产业融合叠加效应。光伏发电项目占用的是盐碱地,如此一改,盐碱地能发电,无污染,只要光照不出问题,它就可以正常发电,能连续使用25年。“食用菌养殖作为农光互补的“副加”,1004个大棚就像聚宝盆。”雷传波说,冠县通过“光伏+农业”,成功地走出了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实现了在发电的光伏大棚下发展高标准农业产业,进行高标准种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借力打造产业集群
“尽管发展光伏产业有诸多益处,但因其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时间较长等原因,本地企业不愿意冒风险。因此,我们把招商引资的目光,投向了国内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光伏产业企业。”冠县招商局局长王海坦言。
为了鼓励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国家优惠政策频频发力:对光伏电站实行分区域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对集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则实行按照发电量给予电价补贴的政策。“去年,集中式光伏电站每千瓦时按1.2元结算,其中,国家补贴1元。”冯俊海说。
“国家系列扶持政策,为冠县发展光伏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契机。”冠县县长张琳介绍说,冠县专门成立了建设百万千瓦光伏基地县领导小组,抢抓发展光伏产业机遇,围绕产业招商引资,对接光伏产业项目,提升产业集聚度。在服务光伏项目建设上,冠县创优服务环境、措施,简化审批事项及流程,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加强新引进光伏产业项目的准入审查和选址审定服务,做到快速供地,快速落地,快度达效。
通过这些破冰之举,一大批光伏发电产业项目落户冠县。截至目前,冠县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光伏发电项目5个,并网发电2个,计划开工项目10个。特锐德冠丰高效农业光伏产业园一期已经并网,总投资过百亿元的国开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成功签约,中利腾晖、中广核、特锐德冠丰二期20兆瓦等高效农业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
“国家对光伏补贴有规定,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网发电的,还是按以往的电价补贴,在此之后的,会有所下降。”在冠县清水镇中广核20兆瓦高效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中广核现场负责人常凯说,现在,在冠县建设的中广核20兆瓦高效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已铺设了14兆瓦,3月底前就能并网发电。
新闻推荐
□记者郝雪莹通讯员孙健报道本报青岛讯近日,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联合会成立会召开。联合会首批会员单位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通过了《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联合会章程》,选...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