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报道全国60%以上的高速动车组整车,在城阳棘洪滩制造。□本报记者肖芳本报通讯员矫超
棘洪滩,是青岛北部的一个小镇。这里曾是一片荒芜贫瘠的盐碱地,如今,全国铁路网里往来奔驰的高铁,60%以上在这里制造,全国城市地下交通网里,25%以上的地铁也诞生在这里。因此,它逐渐有了另外一个形象的名字——“动车小镇”。
围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条,一个颇具辐射功能的世界级特色“动车小镇”正在崛起。
盐碱小镇成为“高铁心脏”
3月20日,记者走进“动车小镇”。在这片70余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围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多个项目正在高速建设。
在金岭工业园区,新诚志卓铁路客车配件项目工地上,白色厂房主体已经完工。项目负责人赵忠刚介绍说,项目一期已部分投产,主要生产铁路客车配件,预计达产后年产值5亿元,利税3000万元。
20多年前的棘洪滩,荆棘多、洪水多、滩涂多,是一片种啥啥不长的盐碱地,居民靠海盐谋生,贫穷困苦。上世纪末,南车青岛四方机车公司迁址棘洪滩,动车产业由此落地,逐步成长为城阳区的工业支柱。但就在几年前,受经济下行等多因素影响,动车制造业陷入困顿,有的企业甚至因订单大幅减少一度停产。
面对困局,城阳区抓住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实施“链条式、集群式、定向式”招商,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补链”工程。以2015年为例,“动车小镇”共引进内外资项目近40个,其中轨道交通装备配套项目约占一半。
短短几年间,高铁座椅生产和维修“专家”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专业研发高铁新材料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借力高铁技术转化的比亚迪新能源客车研发中心等项目相继落户棘洪滩。去年,棘洪滩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全线发力,贡献了城阳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增速达到37.2%。
如今的棘洪滩,已成为国内动车组、地铁及高档铁路客车集中度最高的区域,动车组和地铁车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一流水平。这里生产的高速动车组整车占全国60%以上的份额,城轨地铁车辆占25%以上。
“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高速列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的建设,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全国创新发展高地。”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于晓说。
1/5居民是动车产业工人
在“动车小镇”,以高速列车产业为主导,目前已形成集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铁路客车、高原客车于一体的完整产品结构。这里集聚了中车四方股份、庞巴迪、中车四方有限、威奥集团等120多家整车装备及零配件配套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达到570亿元,占棘洪滩街道工业生产总值的七成以上。于晓表示,仅中车四方股份、南车有限、庞巴迪3家企业,去年共扩建厂房50余万平方米,产能增长了近50%。
这个汇集了大大小小上百家企业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与发展的机会。
家住棘洪滩街道下崖社区的孙兴俭,年轻时候做过钳工,之前棘洪滩工业不景气,他只能在家种地,收入微薄。近年来随着动车配套企业纷纷落户,工作机会多了起来。不久前,他进入庞巴迪公司上班,现在一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而且在家门口上班,不用往外跑。”
像老孙一样,拥有5.9万人口的棘洪滩,五分之一的居民都是动车产业的工人。他们以前“靠海吃饭”、“靠天吃饭”,现在放下锄头、进入车间,成了按月领工资的产业工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据了解,目前仅中车四方股份、庞巴迪和中车四方有限3家龙头企业就有员工2万余人,整个棘洪滩街道有动车产业工人5万余人。
产城融合留住产业人才
每天下班时间,棘洪滩各大企业门口,总会排起一辆辆通勤大巴,它们将数以万计的产业员工送回城区,次日早上再将他们接回。如何留住这个规模庞大的通勤人群,让他们不仅在此工作,同时居住、娱乐、消费,已摆上“动车小镇”的发展日程。
“我们的办法是,引进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城市生活区进行高品质整体开发。”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栾林先说。城阳区正依托轨道交通、旧村改造、新型社区建设等机遇,建起一批“产业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和配套设施,将棘洪滩打造成产城高度融合的现代化小镇,吸引产业员工留下。
目前,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香港碧桂园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即将交房,可容纳1.5万余人入住;总投资17亿元、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南车小镇”住宅项目顺利推进,建成后可容纳万余人入住;阳光新苑、坤明美地、风情蓝岸等一批现代化社区拔地而起,街道城镇化面积已达12.6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也迅速跟进: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街道驻地中心、金岭、青大三个片区社区中心,形成“15分钟便民便企服务圈”;投资2000万元的中心幼儿园,可容纳450人,目前已投入使用;投资6000万元、对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的中心小学正在建设中,可容纳1600人,预计今秋投入使用。
“随着青岛战略中心的北移,棘洪滩作为北岸新城区重要组团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可满足30万常住人口的动车特色小城镇。”栾林先说。
随着造城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动车产业员工决定摆脱每日迁徙生活,在“动车小镇”扎根生活。来自河南的郭广利说,自己已在中车四方股份工作10多年了,以前一直住在城阳区,每天靠班车接送,非常不便。如今,和很多同事一样,他已在碧桂园一期购置了一套中意的房子,准备把全家接过来,在棘洪滩安家落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剑桥本报通讯员张欣斐李静山东省是全球最大的海(卤)水综合利用产业聚集区,原盐、两碱等主要海洋化工产品产量、市场占有率等均居国内首位,培...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