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今年85岁的靳松林是龙江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15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她对自己入党时的宣誓情景依旧记忆犹新。送情报、斗地主、分田地……回首过去,靳松林感叹:那时候大家都是没命地干,尤其是党员。近日,记者在大学路40号听靳松林讲述了她的奋斗往事。
靳松林原籍是山东省宁津县道口乡小靳庄,她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姐姐们结婚走了,靳松林就一直跟父亲、爷爷生活在一起,她也因此躲过了裹脚这一劫。那是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收成不好随时都可能饿肚子,同村里出去讨饭吃的不在少数。
因为从小果敢、泼辣,生就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侠义心肠,靳松林一直是村里的工作积极分子,十来岁时就帮一个本家姑姑去邻村送情报,帮助村民躲开了鬼子扫荡。虽然曾经不知道害怕是何物,但亲眼目睹过日本人的侵略扫荡,如今的靳松林一直都不敢看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一想起这些就紧张,太阳穴止不住地疼,晚上还会做噩梦,一直逃一直逃。”说起这些,老人皱起眉头愤愤道,“你们年轻人一定不要忘记历史。”
因为工作积极,1947年才15岁的靳松林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一直都记得我们的宣誓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靳松林自豪道,“虽然身份不能公开,但我们照样干得起劲。因为经历过战乱,明白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党员都没命地干。”
新中国成立后,靳松林担任了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带着村民搞生产,有声有色。1980年,在伺候走瘫痪在床的婆婆后,靳松林随丈夫落户青岛。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她依旧没闲着,第二天就出去工作了。如今,除了在家看报休息,每月她都到居委会参加党员学习活动。“作为一名党员,思想一定不能落后,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熟悉党章党规,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靳松林说,“党员就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文/图本报记者邓慧秀
新闻推荐
青岛中铁联集中心站再添“国家级功能平台” 货运日益“暴增”,新建两条装卸作业线
中心站鸟瞰图。近日,记者从青岛中铁联集中心站获悉,由国家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申报答辩会中,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参选单位参与评选活动,顺利获得评...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