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关于诗歌教育及其他 □《青岛文学》副主编 韩嘉川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06-17 23:56   https://www.yybnet.net/

在一个诗歌论坛上,有人提到“诗歌教育”问题,即当下诗歌写作的滥觞现象和意象陈旧等问题。我对某些陈旧意象使用的理解认为,只要注入了新的含义,无所谓新旧,问题在于意象是否结实。

那么对于散文诗,是否也有一个“教育”问题呢?新诗在白话文实行以来90多年的实践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特别是文艺复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外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使中国从“朦胧诗”起始,无论是意象主义也好,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也好,或者后来的后现代主义等等,外来的主体审美意识的冲击,大大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表现力。“写什么”与“怎样写”是文学的一个永恒课题,而往往“怎样写”是作家们随时要破解的题目。就像在这次论坛上所提到的“诗歌教育”问题,也就是当下诗歌怎样写的问题。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散文诗有了长足的发展,写作的群体和读者群体也在扩大,然而始终有一个误区,即散文诗比较容易写,进入的门槛比较低,甚至于被理解为一种初学写作者的试验文体。而近些年所出现的现象,使散文诗逐渐成为颂诗的文本了,歌颂花朵、歌颂爱情、歌颂生活等等,而歌颂那些重大主题就更不必说了。我们是否就不需要颂诗呢?回答当是肯定的:需要。但“陈词滥调”的歌颂,致使散文诗自己从主流文本中疏离了出来。

当然,散文诗的教育也同诗歌教育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审美意识的转变,尤其是如何真正走出“颂诗”的浅薄现象。其实,就文体而言,散文诗在表现方式上,应该比诗歌更丰富,具有更大的内涵张力和语言弹性,也就是说,散文诗应该是白话诗的延伸。

新闻推荐

专家谈青岛非遗保护,重视传承人留住乡音

曲艺演员每个人一场才拿30块钱,还是从西镇到崂山。”6月16日,青岛市文化馆举办了一场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活动,非遗十大门类专家围绕青岛非遗保护的现状,探讨本市非遗保护...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关于诗歌教育及其他 □《青岛文学》副主编 韩嘉川)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