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齐鲁豫(右二)和同学们。□记者张晓帆
通讯员蓝润青报道
本报青岛讯6年前,李沧区湘潭路小学的齐鲁豫与来自福建年长他2岁的小宇相识,并成了同班同学。小宇因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从认识小宇的那天起,齐鲁豫便成为他时刻不离的“拐杖”。他的善举感动了全国,入选了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评选的全国百名美德少年。
每天清晨,当小宇步履蹒跚地迈进教室时,齐鲁豫总会迎上前去,将他扶送到座位上。“这是我们每天早晨都进行的问好方式。”齐鲁豫开心地说。
午饭时间到了,齐鲁豫搀扶着小宇从4楼教室来到1楼餐厅,先将他扶坐到座位上,然后去帮他端来饭菜。小宇是南方人,却酷爱面食,为此齐鲁豫和小组的其他同学每天中午都抢着吃米饭,让出馒头给小宇吃。5年来,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小哥俩总是形影不离,比亲兄弟还要亲。
曾有人问齐鲁豫:“每天都在学校帮助行动不便的小宇同学,你不觉得烦吗?”“其实我们是在互相帮助呢。从他身上我也学到了坚强。”齐鲁豫说,6年里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没见过小宇流过一次眼泪,“自从我们成为好朋友后,我从他的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我应该很感谢他的。”
五年级时,班主任老师李燕提出新学期学生可以自主调换座位。齐鲁豫和小宇事先就商量好,一定要继续坐同位。
“他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动,还是个孩子,却能有这样的爱心和责任感。一步一搀扶,一扶一尽心,这看似简单的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续不容易。”班主任李燕感叹。在家里,齐鲁豫也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齐鲁豫父母在李沧区开了一家小饭店,父母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当别的同学写完作业高兴地尽情玩耍时,他却在饭店里端盘子、擦桌子。在学校里,他和同学友好相处,从不闹矛盾。此外,他还积极参加校值日活动,检查监督卫生安全,配合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开展班级有关活动,为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
因为表现出色,齐鲁豫连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文明礼仪小标兵”等;2015年5月,齐鲁豫被评为青岛市“美德少年”。
新闻推荐
□记者付玉婷报道本报青岛讯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浮山,地跨青岛市南、市北、崂山三区,被称为青岛的“绿肺”。经过多轮整治,如今的浮山生态公园整治已现雏形。记者日前从青岛市...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