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教育办公室)
浮来青山,钟灵毓秀。刘勰故居,地灵人杰。 11月14日,莒县浮来山镇中心小学“新教育展示开放日”活动激情展开:带着诗意问候的晨诵课,洋溢激情的精彩展示课,浓缩师生活动的精美展板,一摞摞晨诵本、午读记录,一沓沓读写绘与手抄报,一本本记录学生与教师成长的文集……充分展现了新教育实验的无穷魅力,展现出该校卓尔不群的新教育风采。“真没想到,一所乡镇小学把新教育实践搞得这么好、这么成功,我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的激动心情!”市教育局教科所贾所长对该校的新教育实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浮来山镇中心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浮来山脚下,作为一处不在名册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他们怀揣教育理想,坚信新教育理念,坚定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扎实开展好新教育实践活动,该校多次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研究会、教研组长讨论会、骨干教师论证会,对开展新教育实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究。同时,他们还积极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的经验,聆听专家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的新教育理念,让全体教师鼓足了信心与勇气,激发了教师参与新教育的热情。为赢得社会支持,学校召开了新教育家长会,向每位与会家长发放了《给家长的一封信》、《使家长受益的家教故事》,用简单易懂的事例与家长交流沟通;为了使家长真切了解学生的在校状况,家长会上,每位学生的课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成长记录册、各类绘本、随笔和学生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大屏幕上播放着学生的各种校园活动剪影……家长会多角度地展示了新教育实验的成果,向学生家长介绍与宣传了新教育的理念,赢得了家长、社会的支持。该校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将新教育实验分为四大行动:创建理想学校、缔造完美教室、打造理想课堂、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创建理想学校。每天清晨,20分钟的晨诵课,在一声声清脆的诗意问候中开启,童谣、经典儿童诗、生日颂诗……一首首诗歌带领孩子们穿越四季、穿越经典、穿越唐诗宋词,沐浴着黎明的霞光,孩子们美好的一天在诗情画意中展开了。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每天中午课前20分钟的午读时间,童书陪伴孩子们度过午后美妙的时光,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滋润着孩子幸福难忘的童年。暮醒,让学生学会反思生活。下午放学前各班统一组织暮省,班主任认真引导学生回家开展一日反思活动。学生由最初的无话可说到一句两句再到优美的篇章,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晨诵、午读、暮省,让该校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相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缔造完美教室。缔造完美教室,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让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班风、班规,有丰富的班级活动,有温馨的班级环境、有人文的班级制度,有积极的班级管理等,逐步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该校采用“排头兵引领”和“全面铺开”两个步骤。先请骨干教师精心构思,布置出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然后引导各班班主任学习骨干教师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结合本班实际,因地制宜,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经过师生的精心打造,一间间陈旧的教室逐渐变得润泽起来、溢满书香、富有内涵,这里成了教师喜爱的“教育家园”,成了学生向往的“学习乐园”。在这一间间温馨的教室里,师生共同生活着、成长着、幸福着。各班都开展了“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日积月累,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有信心了。
打造理想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他们把打造理想课堂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中心工作。以“做中学”理念指导教师教学,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努力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该校先后开展了“让学生爱上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专题研究,两周一次集体备课,让教师在相互切磋、交流、共同研讨中获得提高。在打造理想课堂的基础上,学校开发了《走进浮来山》、《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儒家文化探究》、《形体与舞蹈》、《竖笛》、《国画》、《中国象棋》等 25门校本课程,每周四下午定为校本课程开课时间,采取“走班制”方式,全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选修,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全面锻炼、提高、展示才能、张扬个性的平台。
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教师专业阅读,让教师站在大师的肩上前行。学校创造读书条件、添置一定量的图书,供教师阅读,同时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建立电子图书库,利用网络开展阅读和交流活动。今年教师必读书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陶行知教育名篇》。他们组织开展了读书沙龙研讨、好书荐读、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读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引导教师专业写作,让教师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新教育实验开展后,学校掀起了“上网发随笔热潮”,全镇有143个教师开通了博客,撰写教育随笔24329篇,其中在县级以上发表的有39篇,校级教师的优秀随笔389篇,汇编优秀随笔《园丁之歌》两期,撰写教育随笔逐渐成为学校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让教师站在同伴的肩膀上飞翔。学校按学科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每星期三下午开展集体备课,课堂研讨、小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有次活动结束时,58岁的于钦重老师说:“我从教三十多年,对语文教学一直很困惑。这次同课异构,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浮来山镇中心小学的新教育之花,进一步证实了新教育的无穷魅力,祝愿浮来山镇中心小学这支新教育百花园里的奇葩越开越鲜艳。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许传周)近日,莒县峤山镇中心初中、阎庄镇中心小学2所学校被授予第五批市级“绿色学校”称号,岳家村社区被授予第五批市级“绿色社区”称号,县第五实验小学、莒县义合配件厂、阎庄...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