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蓉平
“东海工、西保税、北商住、南古镇”,在迎来20岁生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之际,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一张崭新的发展画卷,细心的人们发现,这其中无不渗透着一股浓浓的“蓝意”。
天高海阔,站在日照“一站式”通关大厦27层面海远眺,近处,开发区粮油产业园巨大的粮油筒仓鳞次栉比,数条传送带如长龙绵延,源源不绝地从码头将漂洋过海而来的木片、大豆等原材料输入亚太森博、新良油脂、中储粮、中纺粮等临港企业生产车间;远处,港口塔吊林立,蔚蓝的海面巨轮穿梭,将木浆、粮油、食糖、汽车发动机等产品运往五洲四海……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日照港浑然一体,区因港兴,港因区旺,成为因海相牵、得蓝独厚的一对“蓝颜”知己。
在日照港西港区最南端,沿奎山嘴大陆架,填海工程已推进到海内5.9公里。另一边,开发区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快速推进,日照港西港区的填海工程如同防浪堤,让这片海湾格外风平浪静,施工效率大幅提高。在这里,“东海工”规划中已引入瑞盛海工基地项目,并针对航运、钻井平台和游艇等海上装备制造领域项目开展招引,将推动日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海上装备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因蓝而兴,继一期二期之后,亚太森博三期再度签约,总投资450亿元的浆纸航母,带动开发区制浆造纸和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壮大。同时,高强度、功能化、系列化的高端印刷包装业随之而来,产业层次与综合效益迅速提升。
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与 18个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项目在汽车产业园内群落互生,其中十多个项目是现代威亚在韩国的配套项目,漂洋过海追随“威亚”而来。
粮油食品加工产业组团发力,仅这一产业的港口传送带直输,就可为中储粮油、中纺粮油和新良油脂等企业比内陆起步运费每年节省10多亿人民币。区港一体的巨大优势,吸引邦基三维、恒隆粮油、凌云海大豆加工、棕榈油及高经济附加值的后续深加工项目等外资、国资和民资纷纷抢滩,这些项目投产后,该区粮油产业总投资将达150亿元,年加工大豆能力将突破700万吨,占全国进口大豆加工量的1/9,成为全国三大粮油加工产业基地之一。
依托口岸、高速公路、铁路等优势,产业聚集与港区一体带来了滚滚物流。日照保税物流中心是日照市第一家国字号园区,而中铁物流的签约,使开发区实现了招引旗舰式物流项目的梦想。这里还聚拢了三运物流、万宝集团、中瑞物流、信钢仓储、上海路仓储配送中心等物流企业780家,正向着拥有现代仓储设施、便捷高效信息技术、保税功能等优惠政策的现代物流园区迈进。
区与港,一对“蓝颜”知己,因美丽的大海而牵手相约,海上装备制造、浆纸与印刷包装、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粮油加工四大产业与现代物流业聚成“4+1”产业体系,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机勃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朱世东)近日,市工业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确定为“2011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学校。该项目申请资金220...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