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韩崇伟 闻静
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作为生活在这个美好时代的女性,她们一心向党、建新功,绽放着不同寻常的魅力。
即日起,《黄海晨刊》将开辟专栏,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的同时,让我们一同感受几位女医务工作者的榜样力量,感受新时代女性始终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以激励更多女医务工作者勇往直前、奋发前行。
提起产科,这里是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迎接新生命的地方,也是蕴含力量和希望的地方。
提起产科,这里也是孕产妇多、周转快、急诊频繁、工作量大等“高强度”与“高负荷”的代名词。
作为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产科主任兼产科一区主任,周宣秀从来不知道“按时上下班”的概念,因为有太多不定时的手术或抢救发生在8小时外……
三十个春夏秋冬,周宣秀始终把“救死扶伤”当做天职,辛勤耕耘着;科室的每个角落,都留着她从青年医生成长为医院产科学科带头人的足迹。
3月7日,在市级公立医院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8周年大会上,周宣秀被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向大会作事迹报告,这也是对她三十年兢兢业业的一项暖心嘉奖。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治疗病痛如下山猛虎一往无前,关怀孕产妇又如蔷薇般细腻温柔。周宣秀说,她从没觉得自己已经五十多岁,反而觉得浑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她想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守护母婴健康上,她想做一名老百姓从心底信任的好医生。
一
每天,周宣秀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她总是最早来到病房,巡视病员、查看病历、制作工作计划。上班时,她基本不喝水,为的就是省去上厕所的时间,“多看一位孕妇,她们来一趟不容易。”
作为日照市孕产妇急救中心,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每天都人满为患,接生数和手术量也是全市首位。正因为如此,周宣秀和产科的大夫们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她们必须每时每刻都打着十二分精神关注门诊孕妇、住院产妇,还有围产期的小宝宝。
“母亲”“姐姐”“朋友”,周宣秀说,她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但她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与孕产妇齐心协力,度过围产期这一段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时期。
一次门诊坐班时,一名孕妇忽然找到周宣秀,告诉她自己正在流血。经检查发现,该孕妇为胎盘早剥,子宫内已有大量出血,病情十分紧急危重,必须立即手术!
当机立断,周宣秀立即上报行政主管部门,同时为她进行手术,幸亏抢救及时,当产妇家属到达医院时,母婴均转危为安。
“一旦抢救不成功,我有可能被埋怨甚至有其他更严重后果,但在生命面前,根本没空考虑这些。”这就是周宣秀,一个满脑子都是孕产妇的产科老大夫。
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医生行业尤是如此。为了能与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接轨,提高自身和整个科室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人民群众对围产医学的更高需求。周宣秀把学习作为求生存、求发展的第一要求和自觉行动,积极通过参加培训、上网浏览、微信电话交流等各种方式,学习跟踪产科医学发展。
为了能够带起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服务全市产科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周宣秀发起组织了全市围产医学委员会,并定期组织讲学、培训等活动,邀请知名产科专家及新生儿科专家授课,组织全市的产科医务工作者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三十年的妇产科临床工作为她积累了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不孕症、产科高危妊娠、难产处理、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等诊治的丰富经验。与此同时,她还不断跟踪产科前沿技术,带领科室在全市率先开展的“控制性技术”在产后大出血的诊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近年微创手术的逐渐兴起,她又带着产科医护人员与介入放射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开展了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为多例孕产妇保留了子宫,极大地造福了日照地区孕产妇。
如今,除每周一次的专家门诊外,周宣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科室队伍建设管理和孕产妇健康教育上。凭着心底的那份使不完地干劲儿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周宣秀与同伴一起为全市人民打造了一支护航母婴健康的优秀团队,开创了日照市围产医学的新局面。
三
“一只手托两条命,可容不得有一丝迟疑和马虎。”这是在与周宣秀交流的过程中,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她看来,工作着是幸福的,能从事这个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工作更加幸福。
在她的带领下,2008年,市人民医院产科被授予“山东省巾帼文明集体”;2011年,被日照市妇联授予“全市争先创优先进集体”;2013年,被评为“行风建设先进科室”;2015年,被市卫计委确立为“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多次获得市人民医院“重大抢救奖”。周宣秀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不胜枚举的荣誉恰恰是她全心全意服务孕产妇的最有力证明。
如果说科学家需要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需要更多地倾注于感情,那么医生则必须集理智、感情于一身。周宣秀就是这样一位睿智缜密却又不失随和、亲切与谦逊的精诚医者。
“能让“难产”患者转为“平产”,能看着母婴安全地出院回家,一切辛苦都值得。”穿上白大褂时,她是雷厉风行的妇产科医生,而在这背后,她更像是一位慈祥的大姐,竭尽全力带领她的团队为更多的母婴谋福。
从最小、到最老,周宣秀用兢兢业业,把自己手中这本“妇产科日记”写得扎扎实实。即便时光在变,那些由她接生的孩子,那些被她抢救的产妇,都真实存在于这本“日记”里。
她,曾温暖了他们;他们,一直温暖着她。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隋言晨3月7日,陈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反映自己购买的福特翼虎车辆吃胎严重、方向盘跑偏、点烟器不好用导致保险丝屡换屡坏。陈先生2015年5月份在奎山汽车商贸城长安福特日照4S店购买了一辆...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