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带讲,有些地方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
三、重点段落指导加深理解
有些词语很准确,句子含义深刻,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教学《成吉思汗和鹰》一文时,“成吉思汗手腕上站着他最喜欢的鹰,”“那鹰救了我的命!”他大声喊道,“可是我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它杀了呀!”“他懊悔不已,小心翼翼地拾起死鹰,放进自己的猎袋。”这些句子,教师就要先指导朗读,反复朗读,要求把划线的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记得有一位名师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时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有所感受。”是的,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让学生充分地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思想感情,唤起学生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朗读方法,加强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
新闻推荐
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近日,巡检镇党委、政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载体,重点开展“一平台”“五学”“五抓”“五争当”学习教育。“一平台...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