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海勇 通讯员 程刚
“只要群众动嘴说,干部就会跑腿办。不用托人情,不用递香烟,代办员就会在规定工作日将群众委托的事情办好,而且各项代办服务全部免费。”这是洛南县实施便民服务工程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办事无场所的问题,该县在县政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先后在93个县直单位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或接待室;在19个镇建起了便民服务、综治维稳、财政服务“三大厅”;在381个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综治维稳、公共服务“三中心”,推行便民服务流程制度,推行“一窗口”受理、“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模式,开通了“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实现了便民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日前,高耀镇龙河村青年张亮需要补办身份证,他通过互联网打开《洛南政府网》网页,从“公众服务”栏目里的“证件办理”子栏目找到身份证办理的相关内容,了解了办理条件、办理流程、收费标准、办理地点、办理时限,然后带上相关手续顺利地办理了证件。
针对“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和服务过程中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服务缺位等问题,该县建立健全了便民服务《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登记台账制》、《服务公开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群众办理事项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记者在保安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采访时,村会计薛印海拿起一个记录本说:“我这个本子上的代办事项记得很清楚,为群众办事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大而化之、不负责任可不行。”
为解决农村群众办事的“最后一步”问题,该县依托村级服务中心,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要求全体村干部周一例会研究商讨问题,之后每天必须有一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坐班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群众随时到村委会办事都有人接待。县上还给每个村委会装上了固定的“查岗电话”,县纪委和组织部不定期地进行电话查岗,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的实施,从而搭建起了从城镇到乡村“零距离”的便民服务“连心桥”。
新闻推荐
中共洛南县委中心组洛南县是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县之一,为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1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243个村(居),面积2830平方公里,人口46.1万。目前,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村143个,贫困户2675...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