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洛 今日洛南 今日丹凤 今日商南 今日山阳 今日镇安 今日柞水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今日柞水 > 正文

产业扶贫斩穷根 夯基造血摘穷帽 柞水全力打赢“百日决战”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商洛日报 2019-08-27 00:57   https://www.yybnet.net/

张莹雪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困难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柞水县确立了“一主两优”的产业脱贫布局,以木耳产业为主,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为辅,南线乡镇沿着乾佑河发展旅游产业,偏远的北线三镇,各自发展特色药材,打造“百里药谷”,产业发展规划逐渐成熟。

夏末秋初,漫步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映入眼帘的是繁密的木耳,扑鼻而来的是花朵的芳香,传入耳中的是潺潺的流水,走入心中的是如诗的画面。

木耳大棚里,47岁的村民陈绪梅正忙着采摘已经长成的木耳,“以前屋里靠娃他爸一个人挣钱,日子过得穷,后来村上开始种木耳,叫我到这大棚里摘耳子,一月下来也能挣1000多块钱,再不发愁日子难过了。”陈绪梅乐呵呵地说。

陈绪梅家住西川村二组,过去她一直在家照顾老人小孩,家里收入低,生活十分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如今她依托木耳基地,既能在家门口上班又能照顾家人,一年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

西川村利用吊袋方式立体栽培木耳,采用“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吸纳附近贫困户到大棚里挂菌袋、摘木耳,村民们依托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梦想。“木耳产业实实在在让我们村走上了致富路,村上去年木耳产量7万斤,产值达到210万元,人均收入达9000元以上。”村主任丁柏林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柞水县把木耳作为“一县一业”来抓,聚焦攻克深度贫困,大力实施1万亩、1亿袋、5千吨产量、3亿元产值的“1153”木耳产业发展计划。坚持重点带动、全域覆盖的思路,对木耳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优先将木耳产业项目布局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将木耳小镇项目优先布局到全县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西川流域,成功带动西川流域3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贫困村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优先将木耳产业带布局到辐射范围较广的贫困村,建设社川河流域木耳产业带,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社区)发展木耳产业。并坚持把带贫益贫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构建紧密多元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以及“六型联结、三七分配”机制,真正将群众吸附到木耳产业链上,变“输血”为“造血”。

红岩寺镇本地湾村是柞水20个革命老区村之一,地理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至今未得到有效改善。为了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村上将连翘和苍术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以前的不足5000元,增加到2018年的9980元。红岩寺镇流转土地1.13万亩,引进耐旱耐寒连翘新品种,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启动“秦巴连翘之乡”打造计划,建成了万亩连翘园,连翘经济合作社6个,培育产业大户30多个。

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吊袋木耳大棚1000个,辐射带动8个镇办36个村(社区)栽培木耳5000万袋,其他菌类500万袋;全县812户贫困群众通过“借袋还耳”栽植木耳256万袋,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419户群众通过“借棚还耳”承包木耳大棚,预计户均增收5000元。7000多户群众,其中贫困户1500多户,通过“借苗还药”发展玄参、连翘等中药材种植1.88万亩,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县上依托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集群和乡村旅游服务业,建成终南山寨、木耳小镇、花锦园等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农家乐集群8个、特色民宿5家、休闲农家282家,带动全县20%以上的贫困户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一家四代行医人 医者精神代代传

第一篇章:我是医生我与祖国共生长节日寄语你的微笑,是病痛恶魔的克星;你的呵护,是生命延续的卫士;你的白衣,是健康常伴的护...

柞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产业扶贫斩穷根 夯基造血摘穷帽 柞水全力打赢“百日决战”系列报道之四)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