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洛 今日洛南 今日丹凤 今日商南 今日山阳 今日镇安 今日柞水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今日柞水 > 正文

风雨兼程七十年 砥砺奋进创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商洛日报 2019-09-24 03:34   https://www.yybnet.net/

屈鹏 陈浩秦 赵敏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商洛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商洛经济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辉煌成就。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结构质量持续优化

经济总量实现跨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经济发展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呈跨越式发展。

第一次跨越(1949-1990年):实现了GDP迈上十亿元的跨越。1949年商洛市实现GDP0.36亿元,1990年全市实现GDP13.83亿元,经济总量增加13.47亿元,年均增长7.2%。

第二次跨越(1990-2005年):实现了GDP突破百亿元大关的跨越。由1990年的13.83亿元到2005年的114.43亿元,经济总量增加100.6亿元,年均增长8.9%。

第三次跨越(2005—2013年):GDP总量实现500亿元。2013年全市GDP达到510.88亿元,年均增加50亿元,年均增长13.4%。2008年GDP增速达到顶峰,增长15.8%,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增速最高的年份。

第四次跨越(2013—2018年):GDP总量实现800亿元,效益质量逐年提高。2018年GDP达到824.77亿元,年均增加63亿元,是年均总量增幅最快的几年,经济逐步向高效益高质量发展,年均增长10.4%。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产业结构基本以农业为主,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1949年一产占GDP比重高达80.6%,1952年一产占GDP比重为74.6%。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共同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1978年是64.3︰17.4︰18.3,2018年调整为11.5︰53.5︰35.0,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升。

生产能力巩固提升 特色农业方兴未艾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5.3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4倍,是1949年的418倍。199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十亿大关,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发展,茶叶、油料、药材等作物种植面积成倍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跃上新的台阶,核桃、板栗、中药材、香菇、鸡蛋产量近年来稳居全省第一,其中核桃、板栗产量分别达到6.62万吨、2.16万吨。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肉类总产量8.26万吨,是1949年的69倍。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大力发展中药材、林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实施“一村一品”,国家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镇8个,获国家命名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商洛核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商洛香菇”“洛南核桃”“洛南豆腐”“云盖寺挂面”等11个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柞水黑木耳入选全国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14个,发展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3家,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98个。

工业经济实现突破 引擎作用日趋突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分散到聚集、从“一矿独大”到“百花齐放”的艰辛历程,大力发展“现代材料、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以硅石开发为“链头”,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现代医药企业盘龙制药2017年成功上市,实现了商洛本土企业上市零的突破。从数据来看,商洛市工业在“八五”前期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八五”末期开始起步,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工业经济逐步迈入高速发展阶段,2018年末,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11.52亿元,较“十五”末增长36.2倍;实现增加值284.60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8.7倍,占GDP比重达到36.1%。全年新纳规模企业25户,规模企业总户数达286户。

流通市场繁荣兴旺 服务消费转型升级

城乡市场日益繁荣。194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740万元,人均消费6元,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9亿元,人均消费64元,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214.95亿元,总量是1978年的167倍,人均消费达到9031元。

现代服务业快速兴起。金丝峡成功创建为陕南首家5A级景区,4A级以上景区达12家。县区全部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快递业务持续增长,到2018年底,全市电商企业达到412家,电商交易额45亿元,物流快递品牌企业18家,拥有各类营业网点600处。

基础设施发生巨变 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商洛只有200多公里的长坪、黑洛两条简易公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1978年的2017倍,年均增长20.4%。“十五”期间,实施了西合、西康铁路建设项目,铁路从无到有。“十一五”期间,实施了沪陕、包茂、福银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十二五”期间,西商高速二线和榆商高速岔口铺至洛南段建成,西康、西合铁路复线建成投运。“十三五”期间,水阳高速已建成使用,商洛电厂一期、万达广场建成投运。将来,随着西武、西渝高铁的建设、建成通车,商洛将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真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城市。

城乡建设明显增强。商洛各县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干线公路城区过境二级化、县镇公路等级化、通村公路水泥化目标顺利实现。电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乡、村、户通电率均达100%。全力打造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之路,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已显雏形。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省前列,12个镇进入国家重点镇。2018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7.1%,比2007年的24.9%提高了22.2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成绩斐然 全域旅游优势显现

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陕南三市率先实现县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确保了“一江清水供京津”。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商洛蓝”成为网络热词和靓丽生态名牌,“秦岭最美是商洛”已唱响全国走向世界。森林覆盖率达67%,较2011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8%,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2.4%。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年均能源降低率为3.89%。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商洛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生态环境优美,生物、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是陕西植被最好的区域之一,素有“天然氧吧、城市绿肺”之美誉。2018年接待游客5851.36万人次,是2000年的117倍,年旅游综合收入327.68亿元,是2000年的437倍。旅游产业推动商洛经济社会发展,已成功跻身为“中国旅游百强市”。2018年底,全市有A级景区41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1家,3A级景区28家,1A级景区1家。

改革开放激发活力 民营经济占据半壁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经济从弱到强逐渐壮大,逐步走上了一条稳步发展的道路,呈现出总量骤增、数量倍增、规模扩充、效益提高和结构趋优的态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11年的49.6%提升到2018年的56.2%,提高了6.6个百分点。2018年非公占比超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当年新增市场主体15161户,累计达到102957户,其中新登记个体工商11531户,累计达到78902户,新登记私营企业2706户,累计达到12664户。

园区建设力度加大。2016年成功创建陕西省商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商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列入科技部培育计划。商洛市5个园区被列入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山阳县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区。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商洛高新区为骨干,15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商南硅科技产业园、山阳金川丰幸化工产业园、镇安石材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业园区为后劲的园区建设新格局。2018年底,商洛高新区入园企业达81户,世界500强2家,中国500强6家,15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达580户。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949年至1978年全市人民生活基本处在较低层次的温饱水平线下,1990年以来,居民收入逐年稳步提高。各项民生政策全面落实,就业和社保体系持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攀升,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社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2018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531元增至53468元,增长10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113元增至23491元,增长20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58元增至9112元,增长156倍。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年均以双位数快速增长。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28.61亿元,比1978年0.36亿元增加728.25亿元,年均增长21%。人均储蓄由1978年的18元提高到30611元,年均增长19.9%。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的品位进一步提升。教育文化卫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连续10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加快,早已普及全民高等教育,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55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全市2018年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840个。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乡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参合率达95%以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建设成果丰硕,公众安全感保持全省领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新闻推荐

柞水公安启动战时奖惩机制

本报讯(记者李煜通讯员党隆章)9月6日,商洛市柞水县公安局召开战时奖惩大会,对在各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选调生的风采展示2019-09-20 15:33
猜你喜欢:
评论:(风雨兼程七十年 砥砺奋进创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