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景东旭
“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人民教师,我要感恩祖国,感恩时代,教育出更多常怀感恩之心的幸福新一代……”
走进渭城区风轮小学“陈阿莉名师工作室”,陈阿莉老师总会这样告诉来这里学习、交流的青年教师们,“常怀感恩之心,教育幸福之人”也成了陈阿莉的教学理念。
24年的教育生涯,陈阿莉用青春捍卫了儿时的梦想,从教以来,她关注过留守儿童志刚、逆反学生波林、家境困难的寒寒……曾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了3名学生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学业。2007年,被她资助的学生珍珍填报高考志愿时打来电话:“陈老师,我要报陕师大,也想当一名像您一样的好老师。”当时,陈阿莉感动地流下了泪水,当时她深深地感到,“爱”是人世间最纯的精神食粮,无私的“爱”是最高尚的师德,她更感到,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在学生的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
陈阿莉原本是一名体育专业教师,由于乡村小学缺少语文教师,阴错阳差地被学校安排带了语文课,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挑战。多年体育锻炼培养了她吃苦耐劳、勇往直前、从不认输的意志品质,从此,她刻苦学习、虚心请教,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教活动,不断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先后取得了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咸阳市知名教师、咸阳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称号。
多少个夜晚加班加点,多少次放弃休息日,起步晚的陈阿莉用执着和毅力战胜着自己、挑战着未来。2013年,渭城区教育局专门为她成立了“陈阿莉名师工作室”,2014年、2015年省、市也相继成立了“陈阿莉名师工作室”。依托三级工作室,陈阿莉边学习边探索,扎实开展创新型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承担了渭城区7所学校20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听徒弟们的随堂课100多节,为他们的教学“把脉”,帮助修改完善教案,理清教学脉络。她还走进徒弟们的学校,上门上示范课,传递新的教学理念。
3年的时间里,陈阿莉利用休息时间,先后和徒弟们磨课300多节,帮助他们深研教材,指导教法。在她言传身教和青年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已有9名徒弟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另有9名徒弟获得市区级教学能手称号。
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陈阿莉的内心无比幸福和满足。
当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首批师德报告团成员、“感动渭城”教育人物等一串串沉甸甸的荣誉纷至沓来时,陈阿莉在感动的同时,深感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她为拥有强大的团队支持而骄傲而感动,为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而感动,是学生求知的眼神让她有了讲台上挥洒自如的蓬勃激情,正如她在笔记本中写下的那样:“我感恩我的学生,是他们的成长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当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们的时候,老师的称谓又饱含了家庭的希望和嘱托。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是职业对我们的要求,教育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使命。”(E)②
新闻推荐
工 胡和平宣布开工 刘烈宏姜锋讲话 陈国强出席 岳亮表态 卫华主持 G8.6代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是陕西省今年开工建设的又一重大项目,也是与央企深化合作的又一
G8.6代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开工胡和平宣布开工刘烈宏姜锋讲话陈国强出席岳亮表态卫华主持G8.6代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是陕西省今年开工建设的又一重大项目,也是与央企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