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是一片让人肃然起敬的神奇土地;也是产生汉族、汉人、汉语、汉字等名词的地方,这里是汉民族的精神家园。当年,张骞从这里出发,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大门。然而,这里也曾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如今,这片土地已成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在这里可以回望历史,这里正在续写丝绸之路辉煌。
昔日辉煌被重新“唤醒”
汉长安城的辉煌时间长达年。公元前年,刘邦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椒房殿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年),又命萧何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
西汉之后,又有9个朝代在此建都。一直到了隋朝初年,隋文帝命宇文恺在东南方兴建新的都城;年迁都大兴城(即唐长安城)。此后,近年历史的汉长安城被废弃。
直到年,汉长安城遗址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重大决策;同年8月,《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通过,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正式启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建设,对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提升西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历史地理坐标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年月,作为大遗址保护特区启动项目的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免费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重温历史。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成功,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一个具象的丝绸之路起点,和陕西省其他六个申遗点一起被标注在《世界遗产名录》上。
建筑易碎,历史永存。汉长安城遗址,这个保存着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密码,正在以一个全新绽放的姿态重现于世。
保护文化遗产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记者获悉,明年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建设工作将努力做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好盛世文化。
一是在完善顶层设计上实现突破。发挥专家咨询团队“外脑”作用,完成文保总规修编,确保遗址保护利用有规可依、方向正确。制订产业发展规划,解决申遗区外.4平方公里、个村的发展问题。
二是在遗址保护利用上实现突破。创新遗址展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汉长安城历史文脉、空间格局,让遗址穿越时空、传承文明。按照“历史圣地、自然美景”定位,高标准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高水平常态化管理,使大遗址成为西安的重要标志。
三是在徐家湾地区综合改造上实现突破。启动“起步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商贸、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产业,努力成为西安城市综合改造产城融合的范本,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提供强力支撑。
四是在打造历史文化品牌上实现突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围绕“丝路起点”主题,积极开展文化经贸交流和宣传推广活动,面向国际公开招标,设计“丝路起点”标志,叫响“丝路起点在西安、丝路起点在未央”这一文化品牌。 据西安新闻网
新闻推荐
《陕西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印发陕西省将重点实施网络扶贫行动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陕西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记者获悉,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指数达到0.,排名全国第位、西部第1位。未来几年陕西省将着力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其...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