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萍
“你别哭咧,再哭我生气了,就不管你了……”一口标准的陕西方言,半生气半责怪、半心疼半委屈。或是哭累了,或是有点儿心疼这个好话说尽的医生了,急诊室里已经哭闹了半晚上的两位患者停止了哭闹。漫长的班夜,董珂珂就这样夹坐在两张病床中间,一左一右陪着两位患者聊着天,直到她们慢慢平静,沉沉睡去……
这温情的一幕,发生在2020年10月10日凌晨。故事还要从两个同时被送往陕中二附院急救室的患者说起。凌晨3点,一阵急救铃声划破了夜的宁静,也打破了董珂珂的美梦。
“董医生,快来接诊,患者狂躁不安,不能配合……”几乎同时,另一边传来,“董医生,快来接诊,患者产后抑郁,割腕轻生……”
老董迅速对两名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他一边呼叫急诊外科医生孙宏迪一同接诊,一边摁住了这边行为躁狂的患者。一名女患者,患精神分裂症五年多,近期未服用药物,1个小时前看电视时突然大吼大叫,不能平复,言语无逻辑,对家人拳打脚踢。老董立即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并配合抗精神药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另一边,一名患者产后刚1个月,与家人发生口角后欲轻生,手腕处裂伤长达5厘米,手背处也有好多个2—4厘米不等的裂伤,好在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判断完两位患者的病情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了对症治疗,不一会儿,两位患者就慢慢平静了下来,老董回到办公室开始完善他的医疗文书。还没消停一会儿,病房里又再次传来一阵哭闹声,老董又赶紧跑了过去。尽管老董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两个人还是不管不顾哭闹一团。此时,钟表指针已经指向了凌晨5点,忙活了一晚上的老董此刻睡意全无,他只能无奈地拉了个凳子,坐在了两名患者中间,摆事实讲道理,陪她们聊天说话。
老董原名董珂珂,今年三十出头。才三十,咋能叫“老董”?了解老董的人都知道,他性格沉稳,待人随和,不管是面对患者还是面对同事都是热心肠,给人一种“老大哥”般的温暖。所以,在急诊科里,甭管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老董”。
医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而董珂珂时常以特色“话疗”接待。同事们评价道,在忙碌的急诊科里,老董就是那个最让人感到踏实的医者。(G)(2)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陕西省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53.45亿元,同比增长15.57%;普惠小微...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