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日报记者 李仁胜 实习生 黄彬鹏文/图
■ 鸡公车是上个世纪在广大农村地区承担主要运输任务的独轮车。如今,在不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农村地区以及建筑工地上,鸡公车都还在发挥重要的运输作用。
■ 近日,记者打听到,内江市中区长年从事机械加工、热爱发明的陈万才、陈开春两父子开动脑筋,耗时5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研制出了“带油门刹车变速器且双轮驱动”的新型鸡公车,并申请了发明专利,两父子热爱钻研的精神和干劲在当地群众中被传为佳话。
■ 11月2日,记者走进父子俩钻研发明的工作室,了解这一新型鸡公车研制背后的故事……
A 父子上阵,就爱发明与创造
11月2日上午10点,记者在内江市中区环城路112号见到陈万才老人时,他正在与自己的儿子陈开春一起对新装的“鸡公车”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父亲83岁,儿子53岁。冷飕飕的天气里,父子俩齐上阵,一会儿扳动着新型鸡公车变速把手,一会儿检查汽油机运转情况,装载好货物后,在院坝里试用起来,引来不少人围观。与普通人力独轮鸡公车不一样,这辆新型鸡公车有两个轮子,加装有油门刹车和变速器,满载货物时能轻松爬坡上坎,且不摇不倒。
新型鸡公车吸引了农机设备经营者邓先生的目光,邓先生说:“今天专门过来看陈大爷发明的鸡公车,准备拿一台到店铺上去试卖,目前我店里还没有这种鸡公车卖,预计会非常受客户欢迎。”
陈万才说,他发明的是双轮、带变速的鸡公车,要与传统独轮鸡公车区别开来。
说起鸡公车的由来,陈万才很是来劲。鸡公车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与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颇有一定的渊源。为什么取名鸡公车呢?从形状上看大概因为其有点像鸡公:一只硕大的轮子高高耸起,像昂扬的鸡冠;两翼是结实的木架,堆放货物;后面两只木柄,被推车人提起置于胯旁,自然像张扬的鸡尾了。陈万才回忆说,早些年代的鸡公车,全部都是用木材打造,木头与木头之间“叽嘎叽嘎”的声响,就像是鸡公鸣叫的声音。
陈万才父子俩研究发现,传统的鸡公车是木质结构的独轮车,后来加以改进,材质上从木头到金属;动力上从纯手推到发动机驱动,但是,很多运输的实际问题依然存在:载货能力不强。载货较多的情况下,运输过程中易左右摇摆,必须由运输者去调整平衡,爬坡也比较费劲,在很多地方都具有局限性。
为解决鸡公车运输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近年来,陈万才父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新型鸡公车的发明制造上。
B 四年攻坚,退休金大都买了材料
陈万才和陈开春父子俩都在机械制造行业工作过数十年,和机床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积累了多年的机械加工经验。
自退休后,陈万才就一直致力于各种发明创造。如今,他已经取得了6项发明专利,还获得过“四川省技术革新能手”荣誉称号。他发明的物件包罗万象,其中包括秤砣与秤杆连为一体的“公平秤”、便于观察数据的泵压式血压计、不需要叠菜盘的三层旋转式餐桌,甚至还有便于藏私房钱等贵重物品的家具装饰品。
陈万才甚至在78岁高龄时,买来一台电脑并拜小自己几十岁的年轻师傅为师,用两个月时间学会了电脑工程制图(CAD软件制图),他对知识的狂热追求精神连身边的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2012年,赋闲在家的陈开春开始加入父亲的发明创造事业。一家人在内江市中区环城路租下一个门面,买来几台旧车床,开始研制新型鸡公车。
“研发资金短缺是最大的难题。”陈万才介绍说,他的退休金除去基本生活开销外,全部用在了鸡公车的发明制造上。为了购买设备,陈开春也卖掉了自己的货车,全数用于购买车床、铣床、钻床等设备工具,花费二人共计13万余元。由于资金短缺,研发进度非常缓慢,直到2015年9月28日,第一台新型鸡公车才研制成功。
为解决现有传统鸡公车的诸多问题,陈万才父子俩不断摸索着改进的方法。偶然间,他想到了“把独轮改为两轮”,并增加机械动力,有了两个点作支撑,运输货物时便不会左右摇摆,再加上小马力汽油发动机作为驱动,最大载货量可达到300公斤。
然而,想法倒是简单,实践起来却并非一帆风顺。最开始,陈万才设计制造出的双轮鸡公车的确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的摇晃问题,但新的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转弯不方便、不能变速、车身尺寸太大等。
陈万才凭借着自己多年的齿轮厂工作经验,引入了变速箱的汽车技术,在变速箱中加入了差速器,解决了转弯的问题。
同时,这款新型鸡公车采用离合与变速用同一个手柄控制,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针对车身太高,装货不方便的问题,陈万才父子请来了有丰富鸡公车运输经验的农机专业户作为指导,他把变速箱置于货箱下部,把汽油机及备用加油箱设置在货箱后面,车身重量分布相对平衡,两个轮胎之间胎距也由0.5米缩短为现在的0.38米,更加适合在农村田埂道路开行。
C 老骥伏枥,期待发明造福千家万户
研制的新型鸡公车到底实用不实用,还得使用者说了算。
近年来,陈万才对新型鸡公车的研制情有独钟,他希望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广泛适用于农耕生产、工地搬运、仓库转运。
2015年9月28日,陈万才父子研制的首台新型两轮驱动、三挡变速的鸡公车首次亮相。在院坝内试车那一天,左邻右舍的人都跑出来围观,数十人围着这一新型鸡公车品头论足。陈开春扶着新型鸡公车车把,车上拉着满满一车大米,在院坝内爬坡上坎如履平地,引来围观者称赞不已。
内江市东兴区一个作坊老板闻讯赶来,看了新型鸡公车后,二话不说非要买走。由于还没有上市,陈万才父子俩也不知道该卖多少钱,便随口问:“你出多少钱?”
“3000块,我买了!”对方付了钱,就推着鸡公车走了。
关于这款新型鸡公车的定价,其实父子俩一直心里没底。试用过陈万才鸡公车的一名农户如是说:“我家修房子的时候,修建地与砖堆放地有一段距离,我购买有30000匹砖,用马驮运的费用是每匹砖一角钱,驮运的费用也就是3000元。用这个费用来买辆鸡公车拉砖,拉完砖,鸡公车还在,还可以用,起码值3000元。”
“我个人觉得3000元还是贵了点,对于广大农户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父子俩认为,如果有机会批量生产投放市场,把成本降下来后,售价会降到一个农户能承受的合理水平。
如今,陈万才父子发明的新型鸡公车已经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且申请了提前公示,待通过审核拿到专利证书,他将尽快推动产品上市。“如果有人愿意出力推动产品上市就最好了,腾出精力之后,我还将继续投身发明创造,争取拿出更多实惠管用的发明。”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有关规定及建设单位攀枝花市晟华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申请,依据市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竣工测量图,经现场踏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有关规定及建设单位攀枝花市晟华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申请,依据市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竣工测量图,经现场踏勘,该项目在公共绿地面积不减少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