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邦平
技术名称:蔬菜避雨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避雨栽培技术是指在植物冠层顶部覆盖薄膜等透明覆盖物遮挡雨水,同时又保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满足植株正常生长的生产管控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减轻蔬菜生产过程中病害发生,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水平。该技术能实现蔬菜的稳产高产,亩节本增收1200元以上。
“5-10月,是四川省的高温高湿多雨时节。蔬菜做为四川省的重要农业产业,在此期间开展避雨栽培,节本增效便显得尤为重要。蔬菜生产病虫害危害严重,农药用量过多,产量低而不稳,产品品质差,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专家表示,应该大力推广多功能设施大棚 (兼顾冬季保温、夏季避雨、同时便于机械耕整作业等因素)和中小拱棚避雨设施技术。
与传统的露地栽培相比,该技术使蔬菜采收期延长21天-56天,主要病害降低54.6%-96.5%,产品质量安全性提高,增产26.9%-65.5%,实现稳产高产。
运用该技术的第一步是建立多功能避雨设施棚,先要建立一个冬保温、夏避雨多功能单体棚,该棚的参数为:大棚宽8米,长40米-50米,顶高3.5米-3.6米;两侧肩高1.8米-2.0米;设置剪力撑和斜拉撑;大棚顶左侧/右侧(背风向)距棚顶1.6米-1.8米处往下开1.2米宽的放风卷膜带并附加防虫网。并视各区域风力、雪载能力选择大棚钢管材质,避雨设施在夏秋季应四周通风良好、环境调控能力强。
与大拱棚不同,小拱棚避雨设施建设建议参数为:棚宽度1.4米-1.6米,棚顶高0.8米-1.2米,拱间距0.8米,视风力情况每1米-2米一根压膜线,棚膜两侧能上下收放便于管理和通风。拱干材料选择多年生竹片或能达到相同拱形的材料,避雨设施棚在夏秋季应四周通风良好、环境调控能力强。
“建好拱棚后,设施覆盖物的选择也很重要。”专家建议,多功能大棚覆盖物应选择8丝-10丝膜,小拱棚覆盖物选择3丝-4丝无滴膜,棚膜透光率应在85%以上,防雾防流滴性好,棚膜2年更换或清洗,增加透光性。
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可种植蔬菜,专家提醒,四川省大棚种植蔬菜的品种宜选择番茄、辣椒、黄瓜、生姜、芦笋、油麦菜等;中小棚避雨设施只适宜矮秆作物。
注意事项:夏秋高温季节注意加强四周通风降温,防治作物徒长及高温障碍;大风来之前要关闭大棚防止风灾。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四川省进入了主汛期,也是防汛关键时期。统计分析该月洪涝灾害损失,占整个汛期洪涝灾害损失的50%以上。为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近日组织国土、气象、水文、防汛、抗旱等部...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