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是原三线内迁军工配套科研单位,研制生产氟硅等高分子化工新材料,现隶属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建院以来,生产、研制了上千种规格的配套产品,为国防军工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每年为国防军工承担60余种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其中独家配套的就有二十多种。
“十二五”以来,晨光院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通过实施军工配套项目,提高装备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5000吨/年特种聚四氟乙烯项目为例,项目采用了军品项目开发的超高分子量分散树脂技术,产品在民品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创利润数亿元,仅两年就收回项目全部投资。2017年承担科研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7项),涉及特种氟橡胶、硅橡胶、聚四氟乙烯制品等,主要配套领域为航空、航天和舰船等。
2017年晨光院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创新创造。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研究开发及实验基础设施,围绕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打造专业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化基地,为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通过多种路径引进并培养优秀的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完善科研管理和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技术力量的首创精神。建设有利于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软环境,形成人才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的有效互动,高效、持续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今年4月10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隆重举行的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研发的“偏氟醚耐低温氟橡胶工程化技术开发”获授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军”向“民”的不断迈进,让中昊晨光的“盘子”越做越大。转制以后,中昊晨光秉承“科技兴院,产业报国”的企业宗旨,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建立了面向市场的快速研发体系,并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市场开拓与研发和产业化紧密结合的优势已成为晨光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法宝。
在今年2月的年度工作会议上,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嘉提出夯基础、强管理、提质量、稳增长的工作方针,加快科技资源整合的步伐,坚持开放合作,加快高端氟化工材料研发,全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中昊晨光紧紧抓住有机氟市场复苏的机遇,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今年1-3月,中昊晨光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3%,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4%,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五十多年的军品配套,铸就了以创新为魂的“晨光”品牌,晨光的发展更得益于军品配套技术。今后,中昊晨光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挑战,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自贡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陈家明
新闻推荐
1350万元重奖水稻论文 高额奖金引发网络热议,成都商报昨专访论文作者回应争议
颁奖现场图据四川农业大学反方“这种评价导向,可能不利于科研本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正方“现在有些明星一场演出就是几十上百万元,比科学家收入多多了,就是...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