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 成都市 绵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泸州市 德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资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达州市 雅安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广安市 巴中市 眉山市
地方网 > 四川 > 四川新闻 > 正文

本大老爷的破坏欲——故乡忆昔之三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7-09 01:20   https://www.yybnet.net/

◇康式昭

“谁不说俺家乡好! ”歌里这么唱着, 人们心里也这么想着。我的家乡古资州,在我的心目中,自然是非常之美的。有古人的评价为据:明代著名学者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写道:“东蜀领郡十六,而江山瑰奇,资中为最。资中胜游十四,而北岩为最。”也许这位曹先生少其见而多其怪,也许他对资中有偏爱;但不管怎么说,他比较过“东蜀”十六郡,他纵览过“蜀中名胜”。他那“江山瑰奇,资中为最”的判断,至少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状况,反映了他的识见。至于文中所说“资中胜游十四”,则无法一一列举证实了。而“北岩为最”的重龙山北岩,倒是有历来公认的确指:“灵岩泉韵”,亦即君子泉的“滴水弹琴”,是资中人引以自豪的“八大胜景”之一。

宋人程区咏“灵岩泉韵”诗曰:“巨灵撑起正摩天,落雹跳珠溜线穿。唤得苏黄为湔祓,不输云梦泽南泉。”“知是何年踊万龛,老禅壁立不重参。三生石上精魂在,拟向崖头借一庵。”公谨先生步原韵诗有“半壁苍崖巧障天,上方楼阁白云穿”“清对老禅寒彻晓,霜钟上绕石头庵”等清丽之句。宋刘大任“夜听玉声元自好,月明何必抱琴来”,则对“滴水弹琴”的意蕴作了形象的诠释。明人张滥对“灵岩泉声”又别有意会:“灵岩日照紫烟生,滴滴泉声即梵音。万里归来思胜迹,几回游此涤凡心”。清末状元骆成骧咏此家乡胜景也多有名句:“石乳千年滴, 冰心一片凉。细泉如雨露,清沼即沧浪。”“泉洁谁当浴,崖高未易攀。凉生神女峡,暑退藐姑山。”总而言之, 统而言之,这北岩君子泉的确向来为世人称道。

然而,资州的名胜,遭遇到了克星:清代的资州州牧“本大老爷”差不多从我记事之日起,就听长辈们说过,前清年间,资中来了个县太爷:本大老爷。他嫉恨资中的风景名胜,搜刮不走,便破坏了事。比如对重龙北山的“滴水弹琴”,他通过勘察,获知那水滴石阶,泉水叮咚,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胜的原因,是君子泉石潭内有八个金盆,便悄悄地将金盆盗走。从此,这“灵岩”便失去了仙乐一般的“泉韵”。这是至文至雅的说法。儿时听母亲的解说,要简捷得多,也可恶得多。为破坏这一胜景,本大老爷只向泉水里撒了一泡尿!

同样,八景之一的“百步云梯”,也遭受到本大老爷的破坏。张大千先生的“资中八胜图”之四题词中说:“教(醮)坛山,郡城北郊,直上百级始达,因呼为‘百步云梯\’。山麓有唐人经幢”。此山得名于东汉末年著名的道教真人李阿,李阿在这里采药炼丹,后来功德圆满,羽化仙去。宋代于山顶修建延恩殿,供奉李阿塑像,朝廷还派特使到这里筑坛设醮,故名醮坛山。“云梯”云云,指的是山腰到山顶有一条石砌小道, 共一百级,险峻陡峭,云雾缭绕,恰似仙梯直入云霄。这里向来是人们游憩的胜地。宋人范祖禹有诗赞曰:“酷坛高倚碧天开,中有清都白玉台。雾涌云旌乘月去,风吹仙乐下天来。”明人赵弼也著诗称颂:“仙侣登真去不还,云梯重迭尚依然。雨余石磴莓苔滑,烟瞑空潭草树连。砌石荒凉铺鸟喙,断碑剥蚀腻蜗涎。我来游览舒怀处, 闲诵南华第一篇。”

文人墨客,各人所感,且不说它。而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这云梯还神奇得很。据说,如果从下往上数,正好一百级;而从上往下数,就只有九十九级了。此事传到了本大老爷耳中, 他嫉恨资中这一奇景,存心破坏, 便派了一百名兵丁,一人一级,站满云梯。从下往上数,仍是一百之数;从上往下数,却只有九十九了。那一人哪里去了呢?原来:人连石阶一起升到了半天云中。本大老爷张弓射去,将之射落在数里外的沱江。于是,“百步云梯”的命运和“滴水弹琴”一样,灵性全失,神异不存。

提起这位本大老爷,资中百姓简直是恨之入骨,唯恐报应不狠。果然,恶有恶报,本大老爷的可悲下场,在人民口头创作中应运而生了。

相传沱江南岸有座炳灵庙,供奉的炳灵太子是城关北门外龙王庙里龙王爷的外甥,每月初一和十五,炳灵太子都要乘渡船过河看望舅舅。本大老爷获知,又来搞破坏了。他扮作艄公,船头放一盆河水,让乘客将制钱投入盆中。内中有一位骑白马的英俊少年出手阔绰,放了一锭银子入盆。可纸糊的银锞浮在水面,无法下沉。本大老爷讥讽地笑道:“炳灵太子,你被老夫识破了!”并下令所有渡船不得摆渡太子过江。炳灵太子大怒,发下誓言:“你不要我过江,我不要你还乡!”果然本大爷三年任满,将搜刮到的民脂民膏装船还乡的时候,经过炳灵庙,忽然狂风大作,恶浪翻滚,船被掀翻,本大老爷也掉进江里喂了王八。'

“本大老爷”何许人也?按我的想法,无非是不确定的泛指,一切官老爷的共名。试看旧戏舞台上,当官的一张口,不就是“本大老爷”如何如何吗?后来,读了《资州览胜》方知,资州历史上,确有一位“本大老爷”。乾降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朝廷派来了个资州州牧,满族,正黄旗人,举人出身,名本著,常自称“本大老爷”。据《四川通志》、《资州州志》和《资中县志》记载,本著其人,在资州任职期间,颇有政绩。比如,至今尚存的沱江里两座减轻洪泛的堤坝,就是他主持建成。其后,调升云南大理府知府,也有政声。大理有他的德政牌坊,资中则将他列入文庙名宦祠,加以奉祀。这便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如何是好?姑且存疑罢。不过,鲁迅先生关于宁信野史稗闻的主张,似乎可以作参考。

新闻推荐

坚定不移把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发挥国有企业功能作用,更好服务治蜀兴川总体部署的需要。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四川省国有企业在落实“三大发展战略”,稳定增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节能环保和产业...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大老爷的破坏欲——故乡忆昔之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