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缺陷预防服务资源不足、不均;建议加强相关预防体系建设
“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孕产妇无法获得规范的产筛产诊服务。”据省政协常委、宜宾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德勋调查,四川省出生缺陷预防服务资源不足与不均问题共存,全省共14个产前诊断机构,其中4个在成都;区县级产前筛查机构共49个,县级区域覆盖率仅27.22%。省政协委员、广安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君介绍,广安具有产前筛查资质的机构仅1家,能开展血清学筛查,无法提供系统超声服务;辖区内无产前诊断机构。
委员们建议,建立省、市、县协作系统,在农村整合邻近的乡镇卫生院,打造为基本“二级”医疗机构,让老百姓就近获得各项检查服务。
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马步钢回应,《四川省“十三五”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已提出了落实建议的8条具体措施。
关键问题:基层技术人员短缺
提案点击
基层妇幼健康服务人员不足;建议出台倾斜政策增加编制
讨论中,张君反映了一个情况: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普遍不具备申请产前筛查机构的条件,且设备陈旧,不能及早发现结构异常这类出生缺陷。
据农工党四川省委调研,泸州市144个乡镇(街道)仅有240名专兼职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平均每人服务管理对象1.09万人,且大部分无职称或为临聘人员。据省政协委员周茂龙调查,截至2016年底,绵阳市妇幼保健队伍实有人员1202人,在编人数仅468人。“全省妇幼保健机构普遍编制不足,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的补充。”马步钢指出。
对此,省委编办副主任高山坦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实存在有编不用、大量使用外聘人员现象。“四川省已出台相关标准和倾斜政策,将指导各地在编制总量内优化结构、动态调整,并通过岗编分离等,把技术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关键问题:流动人口游离于政策外
提案点击
孕检未有效覆盖农村地区目标人群;建议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一同进行预防干预
“政策存在空白人群。”张君指出,四川省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政策要求受检方至少有一方是户籍人口,这使结婚双方都是流动人口的人群无法享受相关政策。同时,偏远农村和流动人口聚集企业的育龄妇女,对健康优生知识知晓度低,工会、妇女工委、街道、村委等未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雷武岷委员带来的数据,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攀枝花市2016年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女性3800人,而当前怀孕女性有11000人,大部分女性在怀孕前没有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是导致出生缺陷的最重要因素。”委员们建议,应充分考虑政策的可及性、公平性和相互衔接,惠及所有有生育愿望的育龄妇女,从根本上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对此,民政厅副巡视员郭军祥回应,将通过婚姻登记场所加强婚前检查宣传。
关键问题:预防措施的保障不足
提案点击
关键检查项目群众自费;建议将自费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委员们认为,出生缺陷预防措施的保障也不足。李德勋指出,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关键项目,都是自费检查项目,费用较高,直接影响了群众尤其是偏远和贫困地区群众的检查意愿,建议纳入医保报销。
据省卫生计生委测算,如果对全省孕妇实施免费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每年需投入49700万元。“建议先在农村孕妇中推行,并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级负担。”对于马步钢这一现场请求,财政厅副厅长陈书平当即回应:“将积极与省卫生计生委沟通,努力推动将这一需求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保障范围。”
医保基金能不能报销相关检查费用?人社厅医保处处长彭波表示,将加强筛查后转入住院或大病治疗的政策衔接,确保检查和治疗的保障不脱节。“四川省正在研究重点改进100个病种的医保服务,先天性心脏病、地中海贫血是重点考虑对象。”
新闻推荐
四川省举行贫困地区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本报讯(记者伍力侯冲)7月19日,四川省贫困地区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充举行,来自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150余家企业、商协会代表参加。这是四川省首...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