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师,总是要遇到形形色色、个性多元化的学生,就像世界上总是没有一模一样的两棵树。有的学生安静勤奋,有的学生聪敏好学,自然也有的学生对学习不那么认真,或者性格逆反,不能在纪律上约束自己,也不大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教育。这样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关爱缺失,叛逆暴躁,容易与人产生对立情绪,更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也有的学生贪图玩乐,总是使小聪明来脱离老师的管教,令人头疼;更有甚者,被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带坏,沾染不良嗜好,对班级甚至学校风气产生不好影响。我们把这样“学生”称之为“后进生”。
到了中学,孩子们从生理和心理都进入了青春期,在这样敏感的人生时期由于环境的不同,孩子们性格的两极分化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都是每个老师最为关注的事情。如何对待“后进生”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首要依据。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笔者从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正视后进生的问题,摆正教育心态,用博大的爱心去融化孩子心中的薄冰
作为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里的第一监护者,是和孩子们相处时间最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管束最多的人,这难免会使班主任更容易看到后进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班主任就更容易产生“恨铁不成钢”的痛苦情绪,常常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后进生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对待后进生的各种问题上,班主任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正视后进生在自己班级里的存在,承认孩子都是会犯错的,一定要给后进生改变自己的机会。尤其不能把他们看作异类,用嘲讽或者无视的态度放任其发展,这样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而且违背了老师教育为本的职责。孩子的性格形成都是有其原因的,家庭、学校或者社会都会参与其中,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对其一视同仁,耐心宽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不论优劣。
有个案例至今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曾经有个14岁的男生小王,其父母离异,父亲经常以夺走孩子为条件去要挟孩子的母亲拿钱。孩子又比较调皮,在我带的班里算是一个后进生,经常违反纪律,有时还和其他同学发生纠纷。他的母亲一生气,就会不停地骂他,这让他和母亲的关系也很对立。有一天,他又在电话里和他母亲吵架了,还摔了母亲打来的座机电话。可是第二天早上,他就发现刚刚开始的这个月,他没有生活费了,于是又主动向妈妈打电话要钱,妈妈想了想说“下午给你打200元”过来。可是,过了几个小时,妈妈反悔了,就打电话叫我转告孩子再打个电话回去。中午,孩子用老师办公室的座机给妈妈回了电话,电话结束时孩子含着泪冲出了办公室。我赶紧追上他,摸着他的头轻声说:“孩子,怎么啦?”这时候,孩子已经无助的坐到了地上,使劲揉着眼睛却不让流泪流出来,然后说“没有人给我生活费了,因为爸爸昨天说,他打工的工地老板要到下个月才能给他发工资。”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我难过极了,这还是一个孩子啊!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悲凉。于是,我说,“我先借200元钱给你,等到下个月你爸爸拿到工资了,他再还给我,行吗?”他点了点头,同意了。这时,我看到了孩子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之后,我再也没有因为他的小错误而在他面前发火,还时常和他交谈人生和理想,和他增进了感情。渐渐地,他成了我班级管理的忠实拥护者,并顺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这件事,改变了我与学生相处的态度和观念。我知道,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以真正心灵深处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爱,有了这份爱便能融化后进孩子心中的薄冰。
二、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入了解他们,对症下药
上面提到了要对学生们一视同仁,这里的“一视同仁”不是简单的“端同一个碗吃同样多的饭”,后进生的问题情况千差万别,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本着激励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主,进行科学的帮助和教育。就像一个挑食的孩子,如何在他可接受的范围内选择他喜欢的食物鼓励他多吃饭,健康成长。
如学生小章,也是从小父母离异,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性格懦弱敏感,不善与人交流。刚进入高中时成绩中上,高一时因性格孤僻与同学们不合群,在接触言情小说后开始沉迷其中,无心学习。多次在课堂上偷看小说,屡禁不止,甚至发展到彻夜不睡在宿舍打着电筒偷看小说。高二下期成绩陡然下滑,甚至多科不及格,但语文成绩还不错。我发现异常后多次与她仔细交谈,了解到她渴望友情和关爱,但因为无法融入集体而只能从小说中得到慰藉。于是我对症下药,从她喜欢阅读热爱文学入手,让语文老师多与她交流,鼓励她在课堂上读自己的高分作文。同学们一下子看到了这个内向姑娘的闪光点,开始主动接触她,向她讨教学习。渐渐地,小章越来越外向活泼,在我的帮助下,也开始对别的学科产生了提高学习的动力,会向别的同学请教问题,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为老师,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们,用强硬的手段管服他们。在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中,尤其要注意“爱心、耐心、恒心”,走入后进生的内心,以一个良师益友的身份和他们平等的交流,沟通。当然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其特殊情形,除了爱心融化,班主任能针对性地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把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运用起来,帮助一些因为心理压力较大而无心学习或学习效率低下的孩子走出郁闷,真正达到到愉快高效学习的境地,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记得我有一位高二年级的学生小谭,那段时间他的学习状态很不佳。有一天傍晚,他对我说,老师,我最近一周睡眠很差,想请假去买点帮助睡眠的药物,我准了他的假。过了一会儿,我因为心理放不下这件事,就去药店找到了他,我对他说,你暂时不买药,等晚自习时我和你交谈一下再说。晚上,他低着头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开始时,我感觉到他在不停地叹气,气氛很沉闷。于是,我放低声音说,“孩子,你最近遇到了什么困难吗?如你相信我就告诉我,因为我以前也和你一样,从农村读书考上了大学,现在才留在了城市里教书,或许你遇到的困难我也曾经遇到过。”他见我这么亲切地和他谈话,他一下就微笑起来,然后慢慢地说出了他的烦恼——因为家里穷,总感觉家族里的亲戚们瞧不起他的父母,甚至欺负他的家人,自己感觉压力大,睡不着觉,想努力学习又学不进去。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小年纪很心疼父母,你很懂事,也很懂得自尊自强。这样一鼓励,他就慢慢平静下来,把许多思想上的问题都告诉了我。期间,我发现他随着谈话的深入,他的身心都渐渐放松了,也不再那么低沉地叹气了,我感觉到了他的压力在慢慢释放,就拍拍他的肩膀说:“我非常理解你,因为我年少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大约半个小时的亲切交谈后,我总结性地告诉他:第一,有时是你自己想得太多了,亲戚们可能原本没有瞧不起你们,你那么善良,遇事要往好处想;第二,即便真的被人瞧不起,就更应该用加倍的努力,刻苦用心学习,等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也会改观亲戚们的看法;第三,老师是教生物学的,神经调节的知识告诉我们,大脑皮层是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情绪反应的,要主动抛弃不愉快的想法,甚至还可以变着法子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高兴起来。你在我心目中一直就是一个聪明、孝顺、善良,帅气的男孩子,我很喜欢你这样的同学。这样一说,他很快就高兴起来了,头也仰起来了,面带微笑,还和我谈到了理想和未来。慢慢的,我发现他已经完全摆脱了之前那个心理纠结的状态,整个身心变得豁然开朗。第二天早上,我刚进教室,就听到一个声音说:“老师,我昨晚睡得好香,谢谢你的鼓励!”我高兴极了,为他的成长和进步,也为我还能对他有一点帮助而感到欣慰!后来,小谭的睡眠恢复了,精神面貌也阳光起来了,经过艰苦努力,考上了一本重点院校。通过对小谭的转化帮助,我深深地感到: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分享后进生的每一点滴进步的喜悦,更要学会分担他们的困惑与烦恼,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防止反复不定,长期帮助找不足再进步
有的孩子自控力本身较强,在转化成功后能够激发自己的潜力,内心强大坚定信念,从而抵御外界诱惑,不断进步并取得可喜变化。而有的孩子内心脆弱,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能够暂时改变自己,但容易抵御不了诱惑,从而再次“掉队”。甚至有的后进生由于不良习惯形成已久,自制力差,刚刚表扬了他,他又犯了错误,常常出现反复现象。因此,教师要有长期关心后进生的心理准备,当后进生出现反复时,应耐心地同他交心谈心,了解反复原因,以诚相待,关爱关心。所以在后进生有一定程度的转化后转化后,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身建立起自信和自制力,老师也要注意不时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日常多与学生沟通,一方面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不良情况发生,及时帮助学生走回正轨。一旦有孩子在逐步提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想退缩时,我会认真的告诉他,“孩子,我不赞成你放弃,因为你还小,人生的困难还很多,如果我同意你放弃哪怕是一件小事,也就意味着我默许了你半途而废的人生态度,我应该做的,是帮助你渡过难关,让你继续努力,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
总之,“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教书”即教授知识,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如何“育人”则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用心学习的能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是难题,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希望每一位教师同仁都能用心育人,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走入他们的内心,去引导他们走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路。我们将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都会是灿烂而精彩的美景。
教研园地
新闻推荐
营改增、两票制、医药电商......近年来医药行业政策频出、业态翻新。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深化医药产业...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