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春天的事情。
春天总有一些事情出乎人们的意料。比如一朵花开。比如一个人的突然来访。但是,这是我不想见到的一个人。因为不想见到,她的来访更显得突然,更显得让我有点无措。
她是我们单位的职工家属,10年前,她爱人因公殉职,她领着两个孩子住在我们单位的一间平房里。那是一间很简陋的住处,阴暗,潮湿,平时里面堆放着一些杂物,夏天靠着一个电风扇纳凉,冬天,娘仨靠在一起取暖。每逢节日,单位会送一点米面油之类的生活用品予以接济。孩子一天天长大,她来找我们的次数也一日日增多。
按照当时的政策,她和孩子的户口在农村,她农村老家有户口,有土地,她应该回农村老家才对。但是,她想让孩子接受城里学校的教育,她坚持住在我们单位照顾给她的平房里。她找我们,也是为住房的事,孩子大了,住在一起确实有很多不方便。说到房子,别说她这样的一个条件,即便是生活在城市里很多年的市民,谁家没有关于住房的困惑和烦恼呢。她找到单位,找到我,每每是话没开口泪先流,实在让人不好拒绝。关于她的住房,也成了我们单位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更成了我的心病。我和单位的主管领导多次找房改办,找街道居委会。硬是为她争取来了一套廉租房。这让我,也让我们单位稍稍松了一口气。我们以为,房子问题解决了,她不会再来了。
没想到,时隔不久,她又来了,还要房子,说是儿子大了,要结婚了。她还说,她有了困难不找单位,还能找谁呢。我们一再和她解释,能争取来一套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你现在还想再要一套,可能吗。
那些日子,单位的人都被她找怕了,看到她就躲,有她的电话就挂。终于,或许是她也找烦了跑累了,不再来了。有关她和她房子的话题,我们不再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以为,她不会再来了,我们都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偶尔地,听说她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了,一个在北京工作,一个在上海工作。这就好,我打心里祝福他们,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但是,今天她的突然而至,真是让我不知该怎么办,她又会提出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呢?
我给她端茶倒水,心里想着怎么去应对她接下来的话题。她是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来的。我估计,她这次来,还是和房子有关。她和儿子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真诚的笑容。这种笑容有春风满面的意味。这又让我的心里略微踏实一些。
岂料,她是来给我下喜帖的!
儿子要结婚了,她说。
儿子结婚啊,好事情。我试探地问,在哪里办喜事。
她说在老家办。
哦,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说,好,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话。
她说,没有,就等着你们去喝喜酒呢。
她还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说了这些年单位对她的照顾。这些话让我心生暖意。我们的确为她和她的这个家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彻底改变她家庭生活的,还是靠他们自己。我答应她,说一定到,一定去喝喜酒。
她的家住在砀山县李庄镇朱店村。春天里朱店村碧绿如翠,景致宜人。路两旁的村庄里已再难寻觅红砖青瓦的房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白墙红瓦,分外醒目。村庄设计别致,每排房子后面都有6米的路,路两旁栽种的黑槐、银杏、广玉兰、垂柳等,郁郁葱葱。
车到村里,年轻人的婚礼还没有开始。我参观了他们的新房。那是一栋两层半结构别墅型楼房,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有院落,用铁栅栏做围墙。大门设计得精美而敞亮。院落里有车库、花园、卫生间,实在是理想的生活去处。
在等待婚礼进行的间隙,我在村里浏览了一遍。村民不住夸赞自己的村庄。我从他们介绍中,知道该村是砀山县的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因为拆旧,所以不会占用一点耕地,并将原来的废地也派上了用场。新村添置了学校、幼儿园、礼堂、村民活动室等很多公用场所。
那些孩子在平坦的水泥路面上玩耍;一些老人则在树荫下逗弄挂在枝头的鸟笼里的百灵、画眉、白燕,鸟们的啁啾鸣叫,让人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一串热烈的鞭炮齐鸣,一对新人的婚礼开始了。 我再一次看到了作为母亲的她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幸福的笑。
春暖花开,真是让人无比快乐。
新闻推荐
安徽2016年高考开考 省教育厅厅长寄语家长要鼓励而不唠叨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