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9日,在砀山县官庄坝镇刘楼村中心沟农田水利冬修现场,机声隆隆,彩旗招展,4台大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派火热繁忙的劳动景象。
今年以来,砀山县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明确治水思路,全面实施“5588”行动,加强水利规划与工程管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设,构建了防洪排涝和灌溉工程体系。
该县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作,通过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增加省市财政奖补资金、吸纳社会多元资金、整合涉水项目资金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对农水工程资金投入。今年该县投入农水基本建设资金1.2亿元,其中县级财政资金1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省、市两级财政加大奖补投入,奖补资金达800多万元;广泛吸纳社会资金4000万元,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体、社会力量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协调各涉水部门,共整合小农水重点县、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改造、现代农业等涉水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
为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该县强化施工管理,制定农水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实行施工考核,建立月考评制度,加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与信息管理。加强资金规范管理,制定农水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资金拨付实行报账制,对工程质量核定等级,统一验收。创新工程管护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分类明晰工程产权,发放“两证一书”,落实工程建后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
在工程建后管养上,该县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专业化管护公司,明确管护职责和范围,把农水工程管护推向市场,建立管护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今年先行在葛集镇、曹庄镇、李庄镇、官庄坝镇昊宇公司、薛楼云鼎种植合作社试点,明年全县推广。同时,该县进一步引导农民通过加入水利专业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等组织,自发做好工程管护工作。
截至12月18日,该县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治理大沟2条,其中已完成1条,长8公里,另一条已疏浚5.5公里;扩挖中沟26条,长34.8公里;开挖小沟95条,长60公里;末级渠系3.6万亩,坑塘扩挖460面,累计完成土方999万立方米。完成涵闸维修5座。新打机井880眼,老井清淤660眼。 (李艳龙 任东风)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砀山县关帝庙镇48名大中专、高职、中技等在校贫困学子受到“雨露计划”帮扶,每人享受补助金1500元。该镇成立人大代表、...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