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去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以来,砀山县采取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培训和扶持力度、创新管理服务方式等多项举措,稳步推进合作社示范县创建工作。目前,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合作社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
合作社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主导产业特色突出,优质砀山酥梨面积达到25万亩,新品种梨达15万亩,设施水果达5万亩,优质瓜菜达15万亩,培育了一大批“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示范村;入社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13年来自合作社内部的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增大。目前该县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2203家,社员数量不断增加,队伍逐步壮大,入社农户13.5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58.7%,带动非成员农户20多万户,占总户数的98%,村级覆盖率达100%。超过200家合作社创办了经营实体,壮大经济实力,150家合作社流转土地建立示范基地。
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新增国家级合作社5家,累计达10家;新增省级合作社5家,累计达13家;新增市级合作社31家,累计达49家;省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合作社89家。160家合作社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合作社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业务,在大中城市建立直销网点,现已在京、沪、杭、宁、肥等建立社区直销店40家。
合作社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该县有200多家合作社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5家合作社获得有机认证,49家通过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2家合作社获得地理标志认证,3个产品获得省部级名牌,83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160家合作社设计印刷了独特的包装。(李艳龙 王长春)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砀山县玄庙镇采取“五诊疗法”,切实解决群众上访矛盾,把矛盾和问题妥善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自年初以来,该镇共接受群众来访33起,现场解...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