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机关服务质量、工作效能以及全县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都得到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了作风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的良性互动。
因势利导,凝聚合力。组织正科级以上实职领导,针对经济软环境建设开展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软环境建设工作,制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软环境建设若干问题处理办法》等办法。实行县级领导每月定期接访、回访、处置软环境建设制度,并公布手机联系方式、及时接受群众举报反映。此外,该县还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明确专人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正反对比,教育警醒。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作用,突出宣传引导,提高党员干部“廉政守规”意识。搭建“警示、教育、宣传”平台,定期推出或评选一段时间内在经济发展中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违规典型案件等进行宣传,做到软环境建设与正面典型教育、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突出软环境建设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定点监测,延伸触角。该县在薛楼板材加工园成立首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聘请6名企业主、工作人员为监督员。明确监督员的职责,要求做好登记、检查、评比、反馈问题等工作。目前,该监测点已召开4次企群座谈会,发放“致创业者一封信”70余份,填写测评表20余份,实际解决问题6件。
强化巡查,严格问责。全县成立4个巡查组,集中开展治理软环境专项行动,坚决查处工作中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执法粗暴等顽疾。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一旦查处,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将追究相关领导人的责任。目前,已查实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3起,党政纪处分3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陈培建 田醒)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砀山县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果蔬生产和加工的首位产业优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优质、高效、生态、安...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