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细雨刚过,记者跟随市体育局有关人员来到了砀山县唐寨镇家和村。这个村子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由几个小自然村合并而成,村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以前因为穷闻名十里八村。
农历羊年到来前夕,家和村又“出名”了一把,这一次则不再是因为穷。刚踏进村子,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都在热热闹闹地讨论着什么,喜悦的笑容挂在脸上。从村口到村中心,排着长长的队伍,家和村的“大动静”吸引了周围十里八村的群众闻讯自发赶来,络绎不绝。
村子的中心是一块不久前刚刚落成的水泥广场,雨水冲刷过后,地面锃亮。闻讯赶来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将整个广场和道路围得水泄不通,坐着的,站立的,招呼的,唠嗑的,三五百人,热闹非凡。喜庆欢快的曲子在村子上空激扬,砀山县宣传部文化下乡车搭建的舞台也早已布置完毕。
记者了解到,家和村是副市长吕剑帮扶的村子,前期他多次专程来家和村及唐寨镇调研,与群众交心谈心,为村子的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出谋划策。市体育局便是吕剑“点将”重点支援家和村建设的单位之一。去年底,市体育局投入大量资金为家和村新建了两个体育广场,添置了农民健身设备,崭新的篮球架、乒乓球台、双杠等应有尽有。这一次,该局又为村民送来大量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新鲜玩意”。
下午3时许,活动正式开始,草根舞蹈暖场引来了阵阵喝彩。一曲唱罢,一折接上,“压轴大戏”缓缓登场。原来,这次活动的主题既不是大家乐呵乐呵,也不是你我吹拉弹唱,而是表彰“孝老爱亲”十佳文明户,表彰范围涵盖整个唐寨镇,家和村因为孝道文化浓厚,专门进行了表彰。受表彰的好儿媳妇每人能够领取一辆崭新的电动车和荣誉证书。
“听说家和村要搞一个大活动,奖励好儿媳妇,我们都来看看。现在家和村可不再是穷村子了,人家都建上了体育场,真让我们羡慕。”别村的村民来到家和村逛一逛、看一看,沾沾“家和人”的光,吃点“家和人”的高兴糖。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2月11日,砀山县举行“迎新春”文艺汇演,国家级“非遗”砀山四平调《小包公》等10余个节目,让600多名观众大饱眼福,享受到精美的“文化盛宴”。...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