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砀山县城,一条条宽阔平坦的街道,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一盏盏新颖别致的街灯映入眼帘……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装扮”,梨都砀山焕发出迷人的魅力。这一切,来自于该县吹响了“网格化”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嘹亮“号角”,来自于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告别陋习 扮靓家园”的实干精神。
出台措施 奖惩分明
自去年11月开始,砀山县开展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持“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联动、依法整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新砀城。
该县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城市规划区以内,以砀城镇为基础,以村和社区为基准,设立13个单元网格的管理责任片区,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印发《砀山县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个人;严格考核,实行每周督查和每十天一评比制度,明责加压,及时奖惩。
加强协作 综合治理
该县把整治任务细化到部门,各部门认真协调对接整治工作。各社区(村)与网格内单位进行职责划分对接;县城管局与砀城镇各社区进行背街小巷的管理对接,与市场监管局、地税局、城关派出所等单位进行具体对接,认真落实城区“门前五包”责任制,并细化整治措施,集中清理废品收购站(点)。
县城管局联合县文明办、县直机关工委等部门,在城区各街道发放“门前五包”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与城区5000户经营户签定《“门前五包”责任书》,形成人人参与维护、家家协助管理的格局。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环卫经费90余万元。
抓住重点 集中“治脏”
该县加强清扫保洁工作,加大垃圾清理清运力度。通过规范生活垃圾收集站(点)管理、增加环卫冲洗、清运设备等方式,确保道路洁净和环卫设施设备正常运转。砀城镇各社区掀起环境整治赶、比、超的热潮,对积存垃圾拉网式清理,城管局组织车辆集中清运。活动开展以来,共出动人力2万多人次,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出动各种大型机械300多台,清理垃圾2万多吨。
按照部署,县水务局加强环城河维护,开展河道清理整治,共打捞漂浮物150余吨,清理河道及沿岸垃圾、淤泥500余方。县住建局开展建筑工地清理整治,共出动500多人次,处理建筑垃圾1000多吨。开展学校、医院周边环境规范性整治,清理积存垃圾,取缔各类摊点。开展小区环境整治,清理积存垃圾,加强常态化管理。全面整治社区、城中村“死角”,消除环境“盲点”。
突破难点 突出“治乱”
针对城区道路市容秩序比较混乱的现象,砀山县城管局严格排查,治理户外摊点,共清理健康路、芒砀路等占道经营500余处、出店经营100余户,清理乱停乱放车辆4000余辆。规范户外广告,更新户外广告牌580余平方米,拆除破损广告牌匾10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广告15000余处,消除城市“牛皮癣”。县公安局组织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确保交通秩序畅通,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000余份,查处查扣电瓶车违法载人468起,劝阻行人闯红灯3600余起,查处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5573起。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废品收购站点清理整治活动,共规范二环路以内废品收购站点6 家,清理3家;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共受理群众投诉9起,处理9起。
环境整治不仅契合民意,更赢得民心,越来越多的群众怀着对家园的热爱,自觉加入到环境容貌整治中来。如今,“美丽砀山我的家”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心声。李艳龙 杨少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去年以来,砀山县采取加大征迁拆违、加强规划引领、加快基础建设和实施绿化工程等四项措施,快速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该...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